名家論壇》蔡祐吉/年輕人是找不到工作?還是不想做?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個假議題!真正的關鍵是年輕人找不到「想做,且待遇又夠好的工作」。(圖/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個假議題!真正的關鍵是年輕人找不到「想做,且待遇又夠好的工作」。(圖/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文 / 蔡祐吉

認識多年的律師朋友傳來訊息,說她事務所裡頭的法務助理最近要離職,找了好一陣子,都找不到適合的接替人選;她知道我常在臉書上扮演「私人人力銀行」的媒介角色,所以拜託我幫忙介紹有興趣的新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律師朋友隨口問起我之前協助其他朋友找人的狀況,讓我回想起,其實這幾年我的「人力銀行」媒介人才的績效其實並不算好,每次刊登徵人文字,有興趣的年輕朋友都是零零星星;其中,更有許多人問了工作細節跟待遇後,就沒有下文--------不是履歷送出後沒獲得面試機會的沒有下文,而是求職者根本連履歷都沒送過來,就跟我謝謝再聯絡。

換言之,是當他們還沒有被工作機會「挑選」前,自己先「選擇放棄」這個可能的機會。


也因此,我身邊的主管、老闆朋友們哀鴻遍野,常常苦於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夥伴;奇特的是,媒體上聲音更大的是許多年輕朋友也在抱怨「找不到工作」。

另一個場景,在一家傳統產業上市公司的工廠,廠務主管也一直苦惱於「職缺總是補不齊」;儘管這家工廠提供的待遇,已經是同業當中最高,也高於同年資的其他行業起薪,但職缺掛在人力銀行許久,就是沒有幾隻小貓前來應徵。

這又是一個「主管感嘆給高薪還卻是找不到人,年輕人卻總是在抱怨沒有薪水高一點的工作機會」的「平行世界」。

這樣的現象在在說明了一個事實:「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個假議題!真正的關鍵是年輕人找不到「想做,且待遇又夠好的工作」。

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年輕朋友樂意投入的工作?綜合我周遭的非正式調查,跟眾家媒體報導可知,年輕朋友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用一連串的「不」累積而成的工作,例如不用加班、不用吃苦、不用有業績壓力、不用假日輪值、不要會流汗弄髒身體或衣物的傳統產業,最好是朝九晚五正常上下班、固定周末周休二日、坐辦公室冷氣房、帶點文青氣質的工作(例如書店、咖啡館)更加分。

在這樣的期待下,行政文書工作很受歡迎,進入門檻低的服務業也有不少人喜歡,相對地,願意四處奔波、接受業務工作挑戰的人就比較少,薪水雖高但工作環境不夠「高尚」的傳統產業也很難找人......

工作環境不夠「高尚」的傳統產業,不受年輕求職者青睞。(圖/Photo by Robert V. Ruggiero on Unsplash)

但這當中有個邏輯問題,就是進入門檻低的工作(例如服務業)、跟專業需求低的工作(例如行政文書),因為人相對好找,所以它們提供的待遇自然不會太高;最後就演變成我們常常聽到的循環:年輕人不是抱怨工作難找,就是抱怨待遇太低。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求職者改變心態,擴大自己的工作接受度,而非堅持只接受「心目中理想清單上的工作」。如果真的只想做某些熱門業種的工作,就要理解在供需原則下,這類工作的待遇,勢必會比年輕朋友們心目中的理想數字低一些的現實。

房地產界有一個經典的觀念:「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關鍵是成交價格的高低而已」;放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一個真正想找工作的人,不會永遠找不到工作,關鍵只在於你能不能夠接受某些工作,或者雖是理想工作,待遇卻不如預期而已。

換個角度想,如果大家都去擠某些「熱門職缺」,這些工作就是職缺市場的「紅海」,反過來說,去爭取「非熱門職缺」的工作機會,反而是能夠在逆境中突圍的「藍海策略」。

我的一位晚輩朋友,大學剛畢業時,放棄在台北101裡頭高級辦公室上班的獵頭公司工作機會,選擇進入一家傳統產業製造公司,每個星期都要下鄉兩天,挨家挨戶與地方民眾溝通,卻不以為苦,一開始同學們都很不解她的選擇,但是一、兩年下來,她無論是收入、經驗或歷練,都比同輩多更多,還拿下公司的最高榮譽獎項,成為公司非常看重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就是很好的案例。

靠政府不如靠自己!與其整天在同溫層中嚷嚷找不到工作,埋怨社會、批評政府,還不如放寬想法,接納更多可能的工作機會。

相信我,世界比你想像得更寬廣,處處都有各式各樣你過去沒看見(或當作沒看見)的工作機會,值得你進一步去認識、去探索、去貢獻、去努力!


●作者:蔡祐吉/職場作家、資深媒體人、企業講師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