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在身邊 研究驚曝:每人每周像吞一張信用卡

▲人們攝入塑膠微粒的最大宗來源是飲用水。(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人們攝入塑膠微粒的最大宗來源是飲用水。(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編輯中心 / 綜合報導

我們日常飲食竟然危機四伏!根據《 CNN 》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人們每周平均攝取 5 公克塑膠,攝取量相當於一張信用卡。這種污染來自直徑小於 5 毫米的「塑膠微粒」,它們從食物、飲用水甚至空氣中侵入人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澳洲紐卡斯爾大學研究顯示,全世界人們每周平均攝取約 2000 顆塑膠微粒。這些微粒的來源非常多元,包括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珠,或者較大片的塑膠被丟棄暴露環境中時,逐漸分解成小塊而成。

塑膠微粒進入河流和海洋,可能被魚類等海洋動物吃下肚,最終成為食物鏈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員之一的卡拉·瑟娜蒂臘賈 Kala Senathirajah 表示,許多日常飲食都有塑膠微粒,如水、啤酒、貝類和鹽。

「塑膠微粒是全球性問題,即使部分國家下令清理,也不代表能安然無事,因為塑膠微粒仍然可能從其他來源侵入。」

這項由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委託進行的研究,回顧 52 項過往研究,估算出全球塑膠微粒攝取量。根據研究顯示,攝入塑膠微粒的最大宗來源是飲用水。

▲貝類是人體內塑膠微粒的第二大來源。(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貝類是人體內塑膠微粒的第二大來源。(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光是飲用水部分,平均每個人每周飲用瓶裝或自來水就攝入多達 1769 顆塑膠微粒;而貝類是人體攝入塑膠微粒的第二大來源,平均每人每週攝入多達 182 顆微粒(約 0.5 公克);儘管空氣中也有塑膠微粒,但研究表示,由空氣吸入的量偏低,可以忽略不計,但可能會因環境差異有所不同。

人們越來越關注塑膠微粒造成的健康風險,但塑膠微粒汙染造成的危害尚不夠明朗。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理查·蘭彼得( Richard Lampitt )教授表示,「塑膠危害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它具有潛在危害」,長期塑膠暴露下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然而將塑膠微粒從環境中移除非常困難。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保護主任卡維塔·普拉卡什馬尼( Kavita Prakash-Mani )說「塑膠微粒的危害需要從源頭解決,並且要避免塑膠進入自然環境」。

她強調要優先考慮塑膠減產。現今全球每年生產超過 3.3 億噸塑膠,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塑料產量將變成 3 倍多。普拉卡什馬尼說,需要訂定一個針對各國及公司塑膠減量目標的全球條約來解決這個問題。

▲專家認為要從塑膠減產及防止進入自然環境做起。(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專家認為要從塑膠減產及防止進入自然環境做起。(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