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輪替 馬英九執政八年構建的兩岸關係將遭徹底翻轉?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圖/記者陳明安攝影,2016.1.2)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圖/記者陳明安攝影,2016.1.2)

記者黃日暉、楊淳卉/台北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The National Interest)撰文指出,總統馬英九執政後追求兩岸和解的遠見政策,造就八年平靜,只有不知1997到2007台海有多危險的讀者才會不懂感激;內文還引用一位中國學者的分析,指出馬英九執政八年建立的兩岸政策,恐怕會面臨可能來的政黨輪替,而遭到徹底翻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利益雙月刊」報導指出,台灣對21世紀世界秩序有開創性的重要地位,且與那些自2010年就開始占據記者和策略學者目光的多數島嶼或暗礁有所不同。自從蔣介石在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撤退台灣後,台灣問題便成為了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一項棘手的議題。

報導指出,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後,「台灣」一直成為頭版常見的詞彙。不同於前2任總統,馬英九將兩岸議題轉變為追求和解共生的情勢,並堅持這個政策長達8年之久,讓台灣從1997年至2007年的危機中,轉為繁榮、平靜的處境。

當然,在北京政府的操作之下,最終還是可能將動用武力對付「不聽話的省份」,以強兵黷武之姿,凌駕這塊「美麗島」。

一、 射程遠、快速的導彈,將可能在解放戰爭中先摧毀台灣的「雷達」、「機場」、「指揮系統」。

二、配戴(美國也沒有的)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巨大的潛艇艦隊,將可從近距離以野蠻的方式摧毀對方目標。

三、兩棲攻擊艦的改進、以及氣墊登陸艇的加入,現今也可大幅度增加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登陸區域。

四、一個規模龐大的直升機機隊,完整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面作戰能力。

報導指出,相較之下,美國歐巴馬政府近日宣布將對台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軍售,但這些武器都是20世紀70年代的驅逐艦,幾乎不會改變台灣黯淡的軍事前景。另外,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似乎岌岌可危,這意味著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可能受到顛覆,北京的「龍眼」也已經探測到台灣內部的選情,蔡英文很可能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贏家。

該報導引用一篇福建省農科院刊登在〈現代台灣研究〉的文章。該文章指出,自從蔡英文6月份前往美國後,,就對蔡英文進行毫不留情的批評。該文作者透過比較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前任領導者陳水扁,批評蔡英文可能是「更大的麻煩製造者」。文章指出,蔡英文與日本靠得最近,若蔡英文執政,可能將快速重整台灣與美國在關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並將台灣所有的經濟弊病,都推給與中國的「黑白混雜」的交流關係。

該文還分析,蔡英文在華盛頓的演講中提到了「民主」一詞不下12次,很明顯是想讓台灣站在和中國政治打對壘的美國這邊。作者還譴責蔡英文決心加強台美軍事合作的承諾。筆者以諷刺的口吻說道,蔡英文到白宮和國務院的訪問,代表一個新「突破」,即寬限了「台灣遊客」到華盛頓的種種限制。

最後,作者嘲笑「台灣式民主」讓人「笑掉大牙」,指出民進黨繼續反對「一個中國」,黨綱仍堅持「台灣獨立」;筆者最後反問:「美國會允許台灣走在危險邊緣嗎?」



事實上,台灣的中國專家們也不必因此讚揚馬英九。2015年一篇中國美術學院的社會科學研究分析,台灣民眾明顯對馬的兩岸政策不滿,對此馬英九曾經回應說,「目前還沒有迫切需要簽定兩岸和平條約」。

該文章中展現一定程度的同理心,或至少認知到台灣的「警覺心」和「高度懷疑」,以及台北相關的想望,欲「先易後難」或「先經後政」,但還是對仍持有影響力的「去中國化」及「反共教育」作出批判。

該文指出,台灣在2014年已經見證一些「反中」的反映,美國則為了之後的「重返亞洲政策」, 不斷加強與台灣的政治和軍事合作關係,到「以台制華」(利用台灣來控制中國),並防止兩岸關係超越現狀。

「國家利益雙月刊」報導寫道,2015年11月在新加坡舉辦的馬習會,許多西方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歷史性的會晤,僅僅是一個選舉操作,但「這是不幸的看法」;報導認為,自2008年以來,兩岸和解一直擔任美國國家利益的宗旨。台灣問題目前正進入一個更大的不確定,華盛頓鷹派勢必會好好利用接下來兩岸關係,北京將面臨的種種挑戰。

報導最後指出,從最近的一本由資深布希政府的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克里斯滕森(Thomas Christensen)所著的書來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將會是明智的,而不會重蹈十年前立場身處困境的覆轍。克里斯滕森還提到,陳水扁提供了華盛頓和東京尋找的一個讓台灣永遠脫離中國的機會,但布希政府避開了這樣一個機會,有時甚至積極反對陳水扁的行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