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永不落幕的台灣夢

▲《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劇照。(圖/民視提供,2016.05.09)
▲《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劇照。(圖/民視提供,2016.05.09)

文/柯志遠

一齣戲的感動人心,有時候不完全只因為劇情的跌宕起伏,不只因為編、導、演、製作的誠懇與用心,更來自於為什麼選擇這個題材的企圖和視野。《阿不拉的三個女人》不同於以「懷舊」做為包裝的通俗故事,在平鋪直敘得有點質樸的拍攝手法下,意外地展現了跨幅龐大的時代格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不拉的三個女人》的劇本平實但深刻,視覺風格保守但沉厚,演員表現整齊,演技頗耐咀嚼,不刻意強調「歷史感」或「文學性」,卻在娓娓道來一個動人故事的同時傳達了對一整個時代的緬懷與疼惜。細膩有情,以一種毫不張狂的創作面相,懷抱著內化通透的,對歲月對土地的情感意涵,十分雋永。

從民國三○到五○年代,人們日常生活裡接觸的「戲」,從野台歌仔戲、新劇、改良戲到台語電影,變遷的不只是「形式」,其中承載的更多是現實環境主動或被動的嬗替與挪移。這齣戲的情節,以一個和「戲神」田都元帥有著不解之緣的台灣男人「阿不拉」為主軸,以他終其一生對於戲的熱情做為核心精神,紀述的,外在是這些戲的「形式」在人們眼皮子底下的由新汰久的蛻換(以及它們被取代後一去不再復返的,惆悵與感傷),其實,背後鐫刻的,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長的世世代代最能感同身受的時局更迭(日據時代的「皇民化政策」,讓歌仔戲不得不「樊梨花大戰宮本武藏」的荒謬、「新劇」稍嫌躁進但反映了被壓抑太久的掙脫禮教的百姓心聲…等),這是選擇這個題材的第一個動人之處。

以「戲」這個元素做為主題來創作,在《阿不拉的三個女人》這個長篇故事裡,便提供了生動繁複的「戲裡VS.戲外」、「劇情VS.人生」的「鏡像」對照。戲中情節的高潮起伏,現實際遇的瞬息萬變,究竟哪個更讓人始料未及?處處耐人尋味。原著小說《戲金戲土》,書名的意思是「賣座的戲是金,不賣座的戲是土」,然而不論是金是土,對於「阿不拉」這樣一個縱身投入一心癡迷無怨無悔的男人來說,戲,是他漫漫一生的價值與意義;這個命題,對每一個有著「夢想追尋」的觀眾來說,應該都是啟發與省思,這是選擇這個題材的第二個動人之處。

從電影到電視,從「文學劇」到「偶像劇」,以「復古情調」、「懷舊背景」做為「賣相」的影視作品這幾年並不罕見,但《阿不拉的三個女人》以人生的時間軸、戲種演變的時間軸,整合成台灣社會在「土地認同」、「人情義理」、「價值體認」等等人心思維的變化時間軸,這個「懷舊」不只是噱頭,而有著更貼切自然,也更具備份量的必要性。而值得慶幸的是,導演王為對於這個頗有難度的挑戰呈現了相當可觀的駕馭能力,從片頭開始,向五六○年代老電影致敬的大字體手寫字幕,到室內戲透露出懷舊文藝電影氣息的構圖與色調,「時代感」的呈現講究而到位,這不只是一個細節掌握的製作態度,也直接地建立了不同於其他台語劇的美學氛圍,很值得一提。

▼《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劇照。(圖/民視提供,2016.05.09)



戲中的三位女主角出現在「阿不拉」這個「台灣查埔郎」特質清晰的男主角一生當中,階段不同,意義也不同:雲卿是「恩」,月鳳是「情」,麗娜是「義」。她們的出現,都有命運中避無可避的因緣,也都在合理、細緻、情感飽和的劇情設計中刻畫出她們「成就了一個男人生命之所以完整」的可貴地位(當然,恩、情、義並不同時牽繫於同一個女人身上,也造成了戲劇性的衝突與張力)。這三個女人的安排,合情入理,劇名從《戲金戲土》改成《阿不拉的三個女人》,相當貼切,也並不是為了媚俗。

靈魂人物「阿不拉」由柯叔元挑樑領銜,沉穩,凝煉,撐起了整齣戲在「戲味」上的「質感」和「情感厚度」。相較於之前在八點檔本土劇「走戲」多於「走心」的演技套路,這次的「阿不拉」節奏從容,眼神、口條、肢體都呈現了更多的細部設計,人物的性格脈絡條理分明,足見功力。

三個女主角中,李珞晴自然靈動,由內而外細膩地塑造出人物的氣質與神韻,表現可圈可點。劉香慈挑戰跨幅巨大的角色層次,用心程度,值得敬佩。王瞳在凸顯特色鮮明的角色時,力求深耕,避免了「符號化」的詮釋窠臼,兩人表現成績都明顯地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相對於柯叔元的內斂,另一位主要男角余秉諺在民視大環境歷經相當時間的本土劇實務經驗之後,過往的時尚模特兒框架終於卸除,「戲感」漸趨成熟,舉手投足,聲音表情,進境值得肯定。另外,劇中的邊配角色中高手不少,游安順、林在培、唐美雲、張柏舟,眼梢眉角都是戲,為戲加分不少。

整體來說,《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拍攝手法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眩目的技巧,沒有過分賣弄的個人風格,卻因為「動人的原著」、「誠摯的改編」、「講究的製作」、「認真的演技」幾個因素,付予了一個篇幅頗長的故事深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靈魂,鄭重推薦給您。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電影行銷、頻道經營、新聞採訪、唱片企劃、時尚發行,專業經歷遍及PEOPLE雜誌、春暉電影、滾石唱片、MOD、VOGUE、GQ等公司要職。出版《惡女阿楚》、《一個台客在紐約》等15本著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