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巷仔內/前瞻計畫的前朝含金量

▲台灣歷年重大建設計畫。(製表/NOWnews)
▲台灣歷年重大建設計畫。(製表/NOWnews)

記者林人芳/分析報導

行政院會23日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條例」草案,並提出8年8800億元的特別預算,這項被在野黨視為綁樁、抄襲前朝的政策,林全強調的是政府政策的延續性,讓馬政府時期推動的深度交接,得以在兩朝政策間得到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蔡政府提出的8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在規模上不及馬政府時期的愛台12項建設,但許多政策多是接續前朝,政策也因此有了延續的機會。

誠如林全所說,政府政策確實應該有延續性,好的政策本來就不該分藍綠或是前後朝,過去從蔣中正時期開始,執政者為了加速推動台灣經濟建設,多以公共工程建設做為振興經濟的重要政策。

回顧台灣的國家建設史,首推蔣中正時期的十大建設,雖然其中有許多工程,如台中港、花蓮港等都遭批評,但因當時處於威權時期,政策重點在於振興經濟,十大建設確實帶動台灣經濟的起飛,也開啟了台灣以公共工程振興經濟的慣例。

十大建設之後的十二大建設與十四大建設,都是在蔣經國執政時推動的國家重大政策,其內容都是以十大建設為基礎,擴大工程內容及品質,希望透過公共工程建設,讓國內經濟得以持續的目的。

至於李登輝執政時期推動的六年國建,也有前朝政策的身影,六年國建當時是政府國家長期經濟計畫中的一環,也被視為接續蔣經國時期提出的「十年經濟建設計畫」,雖然後來因民進黨杯葛落幕,但依舊有前朝政策身影。



2003年陳水扁執政時期,也推出六年國家整體建設計畫,並以新十大建設為基礎,以5年5千億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該計畫於2005年6月立法院預算審核通過。2008年馬政府上任後,部分建設內容還被納入愛台12項建設,以及黃金10年政策繼續規畫及實行。

對執政者而言,國家政策的延續是必然之勢,不論是陳水扁或馬英九執政,對國家有利的重大公共工程建設,都會持續納入新政府的推動項目之中;雖然各朝推出的國家建設計畫內容皆有增減,但延續性的公共建設,仍未因改朝換代而改變。

台灣歷經3次的政黨輪替,馬政府提出的愛台12項政策執行成效雖然不佳,不過最後一任行政院長張善政,因出身產業界,深知政策交接的重要性,因此強調要與蔡政府進行深度交接,希望讓好政策得以延續。

此次行政院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在名稱及部分內容上,與馬政府的愛台12項建設有所不同,但實質內容上差異不大;究其因,計畫本身同出於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之手外,讓國家振興經濟建設計畫延續也是重要因素。

對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被外界批評抄襲前朝一事,林全坦言,政府的政策是有延續性,新計畫中有14.57%是已經定案的,也希望未來接任者能持續推動;林全此言已讓國家重大政策的推動,不僅跳脫藍綠,也讓張善政的深度交接,適時地發揮功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