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測水溫 測出為官之德

▲這些年無論誰當政,似乎少不了讓政策在上路前,甚至於在還未成形之時,先經過一番輿論「測水溫」的過程。(圖/NOWnews資料照)
▲這些年無論誰當政,似乎少不了讓政策在上路前,甚至於在還未成形之時,先經過一番輿論「測水溫」的過程。(圖/NOWnews資料照)

文/徐佳馨

不管是媒體型態,抑或是台灣整體大環境的改變,這些年無論誰當政,似乎少不了讓政策在上路前,甚至於在還未成形之時,先經過一番輿論「測水溫」的過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是媒體神通廣大,抑或是官員不小心「洩漏口風」,無論多立意良善的政策,只要經過這一趟「水裡來火裡去」,等到塵埃落定,往往就是另一番「風景」,即使後來修正結果與媒體討論有所落差,最後的正確訊息也不見得有機會揭露在民眾面前。這期間還不乏一句話掀起滿城風雨,到莫名風平浪靜,之後無聲無息的例子。

特別是重大民生法案上路前,隨便說說試試水溫,除了有人因此能刷些存在感,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太大貢獻。

這種模式,當下一定痛快,也滿足了媒體的需求,和民眾的窺探,可是對於國家與社會絕對不是好事。

因為,當政策討論方熾,往往也是民眾最想知道政策方向與結果的時候,若是一切就緒,自然是最佳宣導良機。偏偏這些年在口水仗當下,應該來自官方澄清訊息若非不了了之,就是不足以解惑。

以房地產政策為例,近幾年來從遠一點的奢侈稅、房地合一,到近期土壤液化、老屋強制健檢、基準地價等等話題,哪個不是在當下吵得火熱,事後雲淡風輕?

更深一層的看,一個不確定的政策與說法,其實是社會資源的無形浪費。民眾在透過媒體得知訊息後,當然會產生恐慌,甚至造成數以萬計,正面臨抉擇的民眾,看著新聞擔憂得睡不著覺。這一切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個個不想冒民意大不諱,先來試探水溫的市場風向球罷了。



或許,這些有意無意透露讓媒體「自行解讀」訊息的人,正在沾沾自喜於這些善巧,讓他們能輕易獲得輿論的反饋,殊不知,在民眾信任度點滴流失之下,其實戕害的是政策與政府的專業性。

反觀鄰近的新加坡、香港,當制定重大政策時,即便媒體臆測滿天飛,也不見政府官員或是民意代表出來「說兩句話」。一旦政府官員有所宣示,就是政策定案之時,媒體資源將更有效的運用在提供民間應對方向,並且解決民眾疑惑,而非虛耗在臆測各種可能性。

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自媒體時代」,為政者必然比起威權時代有更多的為難,當施政滿意度成為政府官員適任與否的評核標準,那麼也無怪乎會「不敢而為」。可是政府相較於民間也擁有更多資源,清楚來龍去脈,做好準備運籌帷幄下,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事,無需因人廢言,時間自然能給當事人一個公道。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曾經這樣比喻過為政者,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意思就是說,北極星的不動就是他最正當的行為,就因為他的「正」,所以能不動;不動就是只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也因為他的「不動」,所以能成為大家的「指標」。為政者就是要當眾人的「標杆」,眾人對政府的信任,就如同向標杆看齊。如果標杆動了,民眾的信心就沒有了,就會天下大亂了,身為標杆的政府能不小心嗎?

政治,乃眾人之事,為政既然應該以德為先,偏偏為政之德,難以細數。民意與民粹,一線之隔而已,在這個群魔亂舞的時代,為政者的首要之德,或該是如何習得如何保守官箴的口德吧。

(作者徐佳馨,從一無所知的房產門外漢到如今房產略懂略懂,專欄散見先探、新新聞、聯合報、聯合新聞網、YAHOO奇摩房地產、香港東方日報等媒體,著有《房市專家教你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30堂千萬房產課》,現職為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