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 能喚回曾經的詩意生活嗎?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黃河中下游地區12月7日0時41分進入了『大雪』節氣。『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科技日報報導,『大雪』節氣一周前的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大陸申報的『二十四節氣——透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為大陸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世代相傳,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也是華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諧自然哲學觀的重要體現,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經如此『詩意地棲息』在這片土地上。

獨有的宇宙觀 蘊含數千年智慧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大陸人從小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是大陸人透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等農事活動。

幾千年來,二十四節氣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曆』,也是傳統曆法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民俗學家劉魁立認為,過去常說大陸的曆法是陰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即是陽曆的部分。

『《夏小正》一書是大陸最早記錄節氣以及物候變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記載的內容和觀察,是後來「二十四節氣」形成的基礎。古人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每歲「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應,氣候的實質是地球與太陽的相互運動,以及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物候與氣象的有機組合。』大陸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說。

南京農業大學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嚴火其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結的雨熱氣候規律,起源於黃河流域,反映了獨特的氣候特點,幾千年來一直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農業生產。

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也深深影響著東亞國家。南韓、日本有很多與大陸相似的習俗。



『大陸的第五大發明』 科學價值深遠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大陸的第五大發明』。周兵介紹說:『「第五大發明」的說法有科學依據。以現代氣象學的觀點來看,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陽輻射、地球運動、大氣環流等影響,二十四節氣雖沒有從這些角度去解釋,但也從自然現象中反映出中國古代民間對氣候的認知,客觀反映了雨熱同期、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不過,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二十四節氣』的適用性也發生了變化:桃花常常在驚蟄節氣到來前就紅了;清明節後時常出現氣溫飆升,一日入夏;夏天暴雨強降水多了;冬天裡冷空氣頻數小了,寒潮強度變弱了,暖冬成為新常態。

周兵說:『大陸氣候專家研究發現,在區域和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整個季節循環趨於整體增暖,對氣候學意義的節氣而言,全國平均狀況下的早春到初夏節氣提前了6天至15天,夏末到初冬的節氣推遲了5天至6天;大暑天增加了81%,從白露到寒露顯著推遲了5天左右,大寒天減少了57%。』這些說明瞭氣候變化對『二十四節氣』產生了影響。

依然錨定著 現代人的生活座標

隨著科技發展,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強了,設施農業、大棚蔬果等讓我們不再受節氣的嚴格制約,二十四節氣似乎不再指導現代生活了。

『但農業生產還是要以利用自然為前提,我們這片土地上雨熱變化和大的季風變化的特點沒有變,「二十四節氣」對當前生產生活還在發揮基礎指導作用。』嚴火其說。

『春不種,秋無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掛起』『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在農業生產上至今還遵循著很多農諺來調節休息和勞作,依然是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座標。

現代人養生也看重節氣,依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而『三月八,吃椿芽兒』『冬至餃子夏至面』『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等等更是現代人隨口而出的生活指南。

今天有的地方,仍有相關節氣的活動,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有的地方仍把冬至等當作節日一般度過,比如非遺項目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等。



申遺成功喚起 一代人的文化自覺

『我們完全沒有想到,我們的祖先們活得這麼美,這麼溫暖。每隔十五天,就有一個儀式,就有一個故事。而每一個生動的故事裡面,都包含著古人所獨有的宇宙觀。』作家申賦漁在得知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後,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裡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他認為,二十四節氣有著大陸人美好的記憶、詩意的生活和理想的未來。每個節氣裡都有一些浪漫而古老的傳說,而這些傳說之中,隱藏的是人與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國式的生活藝術、中國哲學的獨特意蘊。每一個節氣,都是人們試圖與天地溝通的一個莊嚴的儀式,都是人們詩意生活的生動畫卷。

『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盡人事之所為。』文化部非遺司巡視員馬勝德表示:『由節氣發展而來的傳統時間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對於社區、族群和國家的文化認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喚起一代代年輕人的文化自覺,同時也促進了不同民族和群體之間的對話和包容,順應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據介紹,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文化部等多部門將聯合推出《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建立『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還將組織農學、天文學、民俗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為中小學生編寫『二十四節氣』知識讀本,開設專題講座,並設計或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意味著更多義務和責任』。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翟德玉說,此次申遺成功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以及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