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會/「財政部長」肖捷這番話 會讓我們少交多少稅

財政部長肖捷。
財政部長肖捷。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眼下肖捷部長對個稅改革『正在設計當中』的回應,讓很多人吃下了定心丸。他勾勒的個稅改革『畫像』,也給納稅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期盼。而這最終能否實現『保弱者、擴中產』的目的,就看接下來的稅改靴子落地情況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鳳凰網報導,『個稅改革正在研究和設計當中』『工資、薪金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將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專案』…等,3月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發布會召開,財政部部長肖捷回應的首個問題,就是關於個人所得稅改革。

個稅是看似最『個人化』的稅制,卻關乎廣大民眾的切身權益。有關個稅的討論年復一年,主要圍繞在個稅起徵點、稅負與納稅人權益對等話題上。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巨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忠建議,個稅起徵點最低10000-1200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讓中等收入以下的人不需納稅;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則在審議財政預算報告時建議,將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從45%降低至25%。

黃奇帆:建議將工薪所得最高稅率由45%下調至25%

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提到10000-12000元,最高邊際稅率從45%降到25%,這是兩個非常大膽的提議。這樣大膽的個稅改革建議,是否合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論證。但無論如何,這都反映了大家對更大力度個稅改革的期待。

去年有消息稱,個稅改革方案要來了,『年收入12萬的高收入人群是重點調節的人群』,一時間就引發無數人的焦慮。究其原因,就在於『年收入12萬』的高收入界定標準很容易誤傷中產。

個稅之初衷,是取有餘而補不足。這『一取一補』,應跟建立穩定的『橄欖型社會』的目標結合,對中等收入階層給予更大的政策寬容,擴大中產數量。這就需要,個稅改革首先須避免讓個稅成為『中產稅』,而要以保護和擴大中產為大體方向。一方面,要穩住剛步入中產的群體;另一方面,要減輕還未真正富起來的群體的負擔。

要秉持這個思路,就要出台更多可配套的執行舉措,從而讓個稅與國際接軌、民意訴求相符。

首先,個稅改革要解決納稅者收入資訊不對稱、不同社會群體避稅手段差異化較大這一現實難題。隨著大陸人收入結構呈現多元化,以往那種單一的、以工資來計算納稅額的模式明顯滯後。也因此,肖捷提出,將部分收入專案,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這有利於精準徵稅,而讓中等和低等收入者成為『補瘦』而非『抽肥』物件,也有賴於精準徵稅。

肖捷還指出,將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專案,比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這種個稅減免思路是基於『向下』撫育群體。除此之外,『向上』贍養老人的群體也應考慮在內。尤其是目前獨生子女家庭所形成的『421』家庭解構—4位老人、一對夫妻加一個小孩,贍養負擔加重,理應獲得包括個稅減免在內的更多支援。

畢竟,當下很多中產家庭養孩養老人的成本太高,個稅理應多為他們減負。

其次,個稅改革需要在各種收入起徵點改革上相呼應。目前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起徵點還停留在3500元,是個稅淪為『工薪稅』『中產稅』的重要緣由。而要讓它回歸『富人稅』本位,起徵點動態調整不能原地滯留。

更別說,對現在很多從事文字工作者而言,稿酬徵稅起徵點更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就曾幾度提交『提高稿酬個稅起徵點』提案,就直言不諱的指出,1980年9月《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稿酬與工資、薪金一樣,個稅起徵點都為800元,沿用的仍是36年前的標準。這也是把寫作者往『中產』的隊伍外拽。



最後,個稅的徵稅面擴大與減免舉措推進速度需相匹配,否則就可能會產生『徵稅急而減免緩』的尷尬局面。兩者之間的改革時間點要協調安排,並加以明確。

只有做好了這三點,個稅改革才會盡可能地靠攏初衷,避免誤傷中產。

個稅改革當有更大的前進步伐,而這最終能否實現『保弱者、擴中產』的目的,就看接下來的稅改靴子落地情況。黃奇帆和楊建忠兩位代表所建言的,反映了個稅改革仍有巨大空間,個稅改革力度,未來可以更大些,真正滿足工薪階層的減負訴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