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代的互聯網銀行 深圳微眾用人工智慧當客服

李克強在2015年1月4日的考察鼓勵微眾銀行進一步降低利率,讓大眾創業成本大幅降低。
李克強在2015年1月4日的考察鼓勵微眾銀行進一步降低利率,讓大眾創業成本大幅降低。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在電腦鍵盤上按了一下輸入鍵後,李克強見證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遠在家中的貨車司機徐軍足不出戶,就獲得了3.5萬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的貸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新京報報導,發生在兩年多前的這一場景,與總理當時的一句激勵一起,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是微眾銀行的一小步,卻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

作為中國大陸首家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被前來考察的李克強總理寄予厚望:希望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闖出一條路子,給普惠金融、小貸公司、小微銀行發展提供經驗。

事實上,在總理見證發放首筆貸款後,該銀行堅持差異化市場定位和服務小微的業務特色,積極探索互聯網銀行發展模式,不斷拓寬普惠金融之路。

『普惠金融是一片藍海。目前QQ用戶有7億人,其中有金融需求的至少有5億,金融業務發展前景廣闊。』微眾銀行負責人近日表示,『我們將按照總理要求,繼續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定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堅持做金融業務『補充者』而非市場『攪局者』

在2015年1月4日的考察中,李克強鼓勵微眾銀行進一步降低利率,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讓小微企業有更大的發展。『你們是第一家互聯網金融銀行,第一個吃螃蟹,同時,你們也是在倒逼傳統金融行業的改革!』總理當時說。

此後,微眾銀行明確了『普惠金融為目標,個存小貸為特色,資料科技為抓手,同業合作為依托』的發展戰略,依托大股東騰訊的技術和資料優勢,對小微企業和大眾進行大數據分析、產品設計和精準營銷,對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銀行負責人說:『我們堅持做金融業務「補充者」而非市場「攪局者」。』

2016年6月,微眾銀行成立僅一年多就實現當月盈利。2016年實現全年盈利。截至2017年4月末,注冊客戶已達2749萬人,總資產520億元,管理貸款804億元,前4個月收入18.6億元,淨利潤仍達5億元。貸款不良率僅為0.47%。

回憶起兩年前總理前來考察的場景,微眾銀行負責人說,當時微眾銀行剛剛成立,只有臨時辦公區域,總理『只能站著聽匯報』。

『現在已經有了9層辦公樓,總理如果再來視察,可以請總理坐在會議室聽匯報了。』這位負責人說。

首次貸款10分鐘到帳



作為總理寄望『第一個吃螃蟹』的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推出的『微粒貸』業務,就是在大數據分析基礎上,面向個人發放的消費貸款產品,為傳統金融服務難以覆蓋的缺資質、缺抵押、缺信用的客戶提供融資服務。

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客戶第一次申請『微粒貸』時,系統會對客戶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和多維度信用評級,一般10分鐘後資金即可到帳。如果該客戶再次申請貸款,平均2.4秒即可通過審核,40秒實現到帳。借助騰訊平台,這一貸款業務服務客戶已經覆蓋31個省(區、市),超過500個城市。

『微粒貸』業務推出不到兩年,已經累計放貸超過4100萬筆,累計金額超過3400億元,開通客戶超過2100萬人。其中94%的客戶貸款餘額不超過5萬,77%的客戶貸款餘額不超過2萬,筆均貸款利息在120元左右。

『「微粒貸」主要滿足應急、購物消費等短期資金周轉需求,500元起貸,筆均貸款約8000元,隨借隨還。客戶具有「小、微」的特征,其中藍領服務業、制造業客戶超過45%,大專及以下學歷客戶達69%。』該負責人介紹,『儘管年利率高於普通貸款,但綜合比較獲得成本和服務便利性,很多客戶更傾向於通過「微粒貸」滿足資金臨時周轉需求。』



40萬億條數據資訊支援信用評定



面對前來考察的李克強總理,微眾銀行負責人類比了一位個體創業者的在線放款流程。他拿起手機,把攝影鏡頭對準自己,很快,軟體系統識別出他的身分,並與公安部身份資料匹配成功。而在『刷臉』認證的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等大數據分析,軟體將他的信用評定為83分,同意授予貸款3.5萬元。

『我們的大數據系統,匯集了40萬億條資料資訊,因此我們不需要調查信用、上門擔保,整個服務完全依托於互聯網,省下的人力成本又全部返還給企業。』這位負責人說。

事實上,自獲批成立以來,強大的金融科技是微眾銀行金融服務創新的有力支撐。通過實施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大數據的戰略,微眾銀行將金融科技應用於銀行資訊系統建設,顯著提高服務運行穩定性。同時將遠端人臉識別、智慧機器人、區塊鏈平台等科技創新應用在金融服務之中。

目前,微眾銀行每天90萬條問答量,97%由智慧機器人客服完成,一台機器人平均替代4個人工客服。此外還引入影片手語服務,協助聽障人士完成貸款審核。

一位聽障客戶表示:『第一次看到有機構會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的服務方式,殘疾人終於可以有尊嚴的享受金融服務了。』

『互聯網』和『大數據』構築風險『防火牆』



一個客戶之前在QQ或微信工作群組較為活躍,但近一段時間比較沉默。在微眾銀行的系統看來,這一簡單的資訊變化預示著一個可能的結論:該客戶已經離職,其工作資訊不能再作為信用依據。

『在傳統風險管理基礎上,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互聯網」和「大數據」優勢,通過風險前置,構建全新風險管理防控體系,努力控制信貸風險,構築一道李克強總理要求的「風險防火牆」。』銀行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微眾銀行依靠騰訊的客戶優勢,加入了社交、興趣愛好、生活軌跡、人口學特徵、關係鏈等資料,豐富了信用評級維度,更加精準的判斷風險。同時使用100多個反欺詐系統和大量風控模型,根據年齡、性別、消費偏好等構建多維度組合管理,在海量客戶群體中進行評級,有效識別和防範信用風險。

『未來10年,微眾銀行力爭為3000萬小微企業和3億社會公眾提供平等、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這位負責人說,『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輕資產、開放平台、低運營成本」的普惠金融發展新路子,不負總理的期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