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藝思》香港懷舊鉛筆展 童年時光倒帶

▲鉛筆這項小小的文具,也可以獨立舉辦一場展覽。(圖/翻攝自「銀の文房具」臉書, 2017.07.16)
▲鉛筆這項小小的文具,也可以獨立舉辦一場展覽。(圖/翻攝自「銀の文房具」臉書, 2017.07.16)

記者周靜芝/台北報導

筆,是網路「鍵盤世代」不常使用的文具;至於鉛筆,就更不用說了。還記得小時候練習寫字,伏案埋首、用力一筆一劃刻字般的書寫時光嗎?在往後的求學階段,除了偶爾考試規定使用的2B鉛筆外,鉛筆這一文具似乎就從人們的生活中逐漸退場。也正因為這樣的消逝,讓現代人對它生出懷舊情緒,最近甚至有香港「文具達人」為它舉辦了展覽;8月1日前,如有機會前往當地旅遊,不妨順道走訪這個規模雖小卻意寓深遠的展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文具達人」鍾燕齊,收藏文具的時間長達20年。(圖/翻攝自「銀の文房具」臉書, 2017.07.16)

策畫鉛筆展覽的是有「文具達人」之稱的鍾燕齊,他自2016年起,開始在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南的新蒲崗開設了「銀の文房具」,收藏文具超過20年的他,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訴說,即便在一個工業、商貿及物流等行業集中的地方,依然持續不間斷地舉行大小展覽、市集。

最近的一檔展覽是關於鉛筆,鍾燕齊從自己的收藏中翻找出一些,加上另外三位香港當地收藏家的藏品,湊出跨越半個世紀、來自不同文化的鉛筆設計展。不過,這些展品並非鍾燕齊鉛筆收藏的全部,而是挑選出曾經與香港人的記憶緊密共存的部分。

對收藏抱有絕對熱情的鍾燕齊說,他對物件沒有情結,只是對背後的生活面貌、歷史文化懷有深厚情感;否則他所收集的文具、玩具、舊相片,就不會比別人收集得更廣、更深,這些仍不斷在增加的收藏品,只為了一小塊、一小塊地拼湊出更多的歷史。目前鍾燕齊所擁有的收藏品超過10萬件,足以完整重現一間1980年代的傳統文具店。經年累月的收藏整理,讓他每拿起一件物品,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背後的故事以及自己獨特的觀察。

▲鍾燕齊所開設的文具店,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圖/翻攝自網路, 2017.07.16)

鍾燕齊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說,這次所舉辦得鉛筆展,是基於一個有趣的觀察,「香港人有機會接觸很好的文具,卻錯失了許多文具教育的機會」。他強調,使用文具是需要被教育的,鉛筆就是最好的例子,展覽中陳列超過4千支的鉛筆,都曾經在香港人的生活中出現過,但大家卻不見得能夠分辨出每支筆的特點所在。

鍾燕齊舉了一個最簡單又諷刺的例子,「香港的學校、家長總習慣讓小朋友使用HB鉛筆,認為HB就是最好,但其實一直是個誤解。HB鉛筆主要是作為掃描及設計用途,顏色偏淺,一般學童書寫應該使用B或2B,因為這兩個等級的石墨比較柔軟、墨色亦較深。香港很多小朋友寫字太用力,以致建立了錯誤的書寫手勢,就是因為用錯了鉛筆。」看來對文具不求甚解、曲解了鉛筆使用方法的,不只香港一地,連台灣的家長、小朋友也錯用至今。

香港人未對文具有良好的認識,鍾燕齊認為部分原因在於當地缺乏建全的文具產業;二次大戰後是文具發展的黃金時期,香港由於本身缺乏文具工業,便從歐洲、日本大量輸入文具。鍾燕齊表示,民眾並不缺乏接觸優質文具的機會,然而作為使用者,卻從未被灌輸如何正確地欣賞一件文具。「無論是文具店也好,或開給學生文具購買清單的老師也好,他們很難具體說出一枝鉛筆的好壞,只是按照業務人員的推薦,但可悲的是,連業務員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一支小小的鉛筆,讓鍾燕齊說話語氣難以平靜。

文具本身事小,鍾燕齊更在意的事,問題已逐漸浮現在新的世代身上。現在走進文具店,鉛筆的貨架已被壓縮到很小,伴隨的是傳統文具店一間接一間倒閉。鍾燕齊憂心地表示,即使步入電腦年代,全世界的文具銷量還是一直上升,香港卻跌得厲害。在電腦可以幫助人更快、更準確地完成工作的時代,文具被淘汰的命運似乎更難以逆轉。

▲從鉛筆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時代的縮影。(圖/翻攝自「銀の文房具」臉書, 2017.07.16)

這個現實,對鍾燕齊來說始終是無法認同的,他認為,電腦雖然方便,但要追求質量,必須回到實體的世界;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有五觀六感,需要實際的經驗去建構。「書寫是一個思考過程,將腦內抽象的想法具體地呈現出來。當筆尖接觸紙面,每筆每劃其實都是在整理和深化思考概念,打字的速度太快,人卻來不及思考,記憶也就不深。」

更何況用電腦書寫按個delete鍵,便可隨意刪除,錯了也可以輕易地重頭再來。「即使是鉛筆,擦掉了都有痕跡,但電腦沒有。錯了就重來,令小朋友將對錯看得太輕,做事不慬慎,久而久之,人的質素也會下降。」在鍾燕齊心中,文具與人,纏繞著一種難以具體言說的微妙關係。

鍾燕齊生長於物資匱乏的70年代,小時候住在木屋區,年輕時就開始在自己僅有的床位上儲存物品。他回憶小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拿同學用剩的鉛筆,又會用報紙來讓筆增長。」他從一支筆身上學會愛物惜物,也學會將事物看得更深更遠。

▲香港鉛筆展覽海報的風格也很懷舊。(圖/翻攝自「銀の文房具」臉書, 2017.07.16)

之所以要舉辦鉛筆展覽,鍾燕齊認為,文具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文化資產。拿起一支鉛筆,可以看到當時的學習條件、書寫質素、背後的消費文化與社會環境,還有許多有血有肉的故事。展覽中擺放的鉛筆,他按照日本、中國、歐洲來分類,也有按年份、功能、設計風格仔細區隔,讓人從一支小鉛筆,一窺香港的歷史面貌。

看看香港、想到台灣,我們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文具記憶與歷史,至少雄獅、玉兔、利百代……這些仍是存在許多人腦海中的名字,可惜我們缺少一位「文具達人」,來保留更多足以拼湊屬於自我時代記憶的物件。或許是,我們也沒有那麼在乎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