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犯罪心理》過癮爽快的超讚翻拍

▲《犯罪心理》由李準基主演。(圖/愛奇藝,2017.08.01)
▲《犯罪心理》由李準基主演。(圖/愛奇藝,2017.08.01)

文╱柯志遠

以犯罪、驚悚、懸疑等娛樂元素引人入勝的「辦案劇」,2017年的韓劇戲碼中佳作不斷,繼《The Voice》、《被告人》、《隧道》以及影帝后級豪華卡斯(曹承佑、裴斗娜)的《秘密森林》之後,剛上檔的《犯罪心理》由美國叫好叫座的同名影集翻拍,首週收視開門紅,備受矚目,也相當值得推薦。(台灣觀眾可於「愛奇藝台灣台」視頻網站逐週同步收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版《犯罪心理》製作質量優異,節奏出奇流暢明快(以每週兩集篇幅破解一個棘手的燒腦刑案),敘事技巧高明,由繁多線索的抽絲剝繭,到人物關係、旁支事件的環環緊扣,這些「推理懸疑戲」的關鍵賣點無不做到了精準到位,李準基、孫元周的明星光環紮實演技具體地明顯加分,就戲論戲,《IRIS》導演楊允浩這次不論在場面調度或戲劇張力的建構和駕馭上都保持既有的高超水平,整體成績可觀,更值得一提的是大量韓國驚悚劇的氛圍添加,讓原本在觀眾心目中印象深刻的美版影集極大幅度地脫胎換骨,包括視覺畫風,包括人物氣息,甚至包括看戲的感受,都稱得上耳目一新,既保有原版從心理層面辦案的核心切入點,又進行了用心講究的「接地氣」(localization)再創作,足以讓不論對原版影集熟稔與否的新舊觀眾都看得屏氣凝神大呼過癮,是今夏娛樂感官刺激度爆表的大爽劇之一,可追度甚高。

《犯罪心理》不同於其他幾個本格派辦案劇(如:《CSI》)的最大特點,在於表象行為下內在心理的爬梳、解構、挖掘與追逐,由「犯罪者」與「緝捕者」的互動所拉出的故事軸線是一個「案件偵破」高潮迭起的始末,更是一場又一場思維與思維腦力與腦力的攻防對決過程。犯罪行為背後的心理,是「解謎」的挑戰,這個創作元素的被成功強調與呈現,也建立了這一系列故事旗幟鮮明的「辨認度」,就「戲味」來說,箇中懸念、糾結的撞擊可以更厚實更言之有物,也可以更貼近人心人性,充滿寫實的「人味」。

▲實力派老牌演員孫元周,為《犯罪心理》增添不少亮點。(圖/愛奇藝,2017.08.01)

而這樣的一齣戲,相關角色的「高智商」無疑會被形塑成一個吸睛的特色,難得的是韓版《犯罪心理》戲中所具象刻劃的「聰明人」不只一種:IQ187的青年博士、受了高端訓練的心理學專家、反應機敏過人的幹探,乃至精神狀態極端偏執的犯案者,他們表現出來的「高智商」行為有的冷靜沉穩,有的快捷跳躍,有的由於冷血狠戾所以出人意表,藉由角色的「人設」有別、演員詮釋的「神韻」有別,連場高手鬥智的好戲看得人目不轉睛,卻並不會感覺到脫離現實;其中,文彩元飾演的女性分析官舉手投足睿智淡定,但兇險的破案過程於無形中累積的「精神啃蝕」也成為她心裡幽微角落的陰暗負擔,一場跟孫元周的對話,讓她一旦遇上這樣的內在糾結就反過頭來去想那些被她成功拯救的人,去回憶那一瞬間的解脫與救贖,短短一場戲點到為止,卻深刻感人,所以,不同於其他的犯罪題材作品,這個善惡互搏的故事舞台,這個天才雲集的虛擬的「國家特殊犯罪情報局」(NCI)其實不是這齣戲唯一的「世界觀」,被處理得細膩、生動的角色們的心理脈絡,才是另一個特別有趣精彩的,別具一格的嶄新「世界觀」。這一點,格外應該一提。

影視產業發展得極度成熟蓬勃如南韓,對於「境外IP」的購買、翻拍自然並不奇怪,雖然這些其他國家作品重製的案例也不乏失敗之作(例如韓版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家政婦女王》翻拍結果都讓人大失所望,遠遠不如預期),不過,但凡拍出口碑的作品,成功重點往往都在於「本土化」(localization)的恰到好處。近期最顯明的案例,莫過於《深夜食堂》,對比於華語版生硬粗魯的「原本照抄」(絲毫不去進一步思考其中「情境呈現」、「演技表達」在中日社會根本上的差別;不只是一種創作上「表現能力」的貧乏,更是一種沒有站在觀眾觀賞的立場去「易位思考」的創作態度上的疏忽與怠惰),韓版《深夜食堂》從視覺構圖到演員掌握,再到入戲的戲哏、道具、菜式運用等等細節,都展現了「有所本,但卻『存其神,忘其形』擺脫框架的『再創作』功力」;這個優點,也可以在韓版《犯罪心理》的翻拍成品中顯而易見地看到,導演割捨了美版影集構圖、光影等部份視覺上的「工整」,劇本加速也加劇了角色關係間的對立與衝突,這些「調整」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一個「辦案劇」的「娛樂性」被更加地「純粹化」,讓角色的「驚險遭遇」跟「心理描寫」被放入相同的筆觸力道,讓情節進展的結構章法盤根錯節卻又淺顯易動呼之欲出,不吊觀眾胃口,尤其是韓國驚悚片最膾炙人口的獨特拍攝手法,更是發揮了決定性的「讓作品風格定調」的功能。

▲《犯罪心理》貼近人心人性,充滿寫實的「人味」。(圖/愛奇藝,2017.08.01)

南韓的「驚悚犯罪片」就像華語電影的「武俠片」,都可以被看成最富有「地域辨識度」的特色「類型戲」,《原罪犯》、《殺人回憶》、《追擊者》、《親切的金子》、《看見惡魔》到最近的《惡女》,這些電影的創作能量之強大,語法之酣暢淋漓,手法之揮灑不羈,方方面面幾乎沒有任何冗贅的包袱,把「過癮」、「爽快」、「刺激」這些表象層面的娛樂功能放大、緊緻、膨脹,理質氣壯地當成「電影藝術」最至關重要的一環,因而,反倒總能拍出讓商業觀眾趨之若鶩又能在國際影壇受到頗高藝術推崇的「好看的好電影」。進一步分析,可以整理出來某些韓國犯罪驚悚片自成一格的拍攝技巧,常有觀眾會開玩笑地說「韓國電影的血漿滿天飛,好像不要錢似的」,或說「韓國電影揍人殺人好像就在眼前,好像會跟著一起痛」,說得直白,其實這個印象正是一針見血:特效化妝也好,拍攝時攝影機擺設的鏡位也好,畫面構圖捕捉的焦點也好,這些,整合成「即視感」特別高的「暴力語法」、「血腥美學」,在觀眾的殘酷忍耐極限範圍內,將犯罪現場、動作、過程「極至化」地逼視眼前,這其中有些「眉角」迥然不同於好萊塢砸錢的特效或視覺多於氛圍的拍法,說起來抽象,但兩相比較,立判高下,韓版《犯罪心理》裡類似的手法運用得頻繁而嫻熟,營造了不寒而慄的壓迫氛圍感,這也是有別於美版的一種超越。

韓版《犯罪心理》裡的人物刻劃比起美版也要來得更通俗易懂些,讓觀眾可以花更短的時間去辨認並記住主角們的內外在特質,以及彼此之間存在的關聯或矛盾,孫元周與李準基在首集中的對峙,誤會在第二集就獲得澄清,處理得合情入理而沒有做不必要的延宕,顯得乾淨俐落;NCI組織裡的男男女女各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也在辦案過程裡巧妙地有發揮個人功能的戲份,是劇本的用心;李準基第二集最後加入了NCI,看得到角色在情節發展裡所伴隨的「人格成長」,以及與孫賢周、文彩元之間「化學效應」的變化起伏,這些都是這齣戲「勾」住人繼續追的「耐看」因素。而向來以「五官比女生還柔美,口條、氣質卻又特別高冷」的「反差」魅力風靡無數女性觀眾的李準基,這一次不論顏質或演技都大有發揮的空間,應該不會讓歐巴的粉絲們失望才對。

▲韓版《犯罪心理》由美國叫好叫座的同名影集翻拍。(圖/愛奇藝,2017.08.01)

Following a group of FBI profilers catching various criminals through behavioral profiling, ABC Studios’ Criminal Minds has been a long-lasting hit series since its US premiere in 2005, and it is licensed in more than 200 territories around the world. tvN’s <CRIMINAL MINDS : KOREA> is the first remake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series, and it will be aired throughout Asia.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電影行銷、頻道經營、新聞採訪、唱片企畫、時尚發行,專業經歷遍及PEOPLE雜誌、春暉電影、滾石唱片、MOD、VOGUE、GQ等公司要職。出版《惡女阿楚》、《一個台客在紐約》等15本著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