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世大運結束了 台灣體育又回到原點?

▲張凱貞。(圖/記者陳明安攝,2017.08.28)
▲張凱貞。(圖/記者陳明安攝,2017.08.28)

記者吳政紘/綜合報導

2017台北世大運在降下FISU會旗,熄滅聖火後正式宣告任務圓滿成功,但不少運動員都接連反映,「不知道自己為誰而戰?」,為了奪牌拚的渾身是傷,單項協會「依然故我」,是否能夠喚起國人對體育的重視?尚待商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球選手張凱貞為了國家、為了世大運放棄美網,最後拿下銅牌,由於大會對賽事的「專業性」以及各種場館設計等都還認識不足,也讓她一度拉肚子差點棄賽,最後靠意志力打完。

張凱貞在臉書寫下:

「首先,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真的、真的非常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然而,身體的病痛會漸漸痊癒,但未來為國爭光之事必定是我內心最沉重的傷痛~因為我不知如何説服自己?為誰而戰?

試問,黄袍加身的遊行過後,就能夠喚醒國人重視台灣的各種體育專業活動嗎?就能改變台灣目前各單項運動協會的生態和挑選手参加比賽的制度嗎?就能為台灣的專業運動選手擘畫美好的未來嗎?

説真的,我只知道未來的路,需要靠自己一步步的向前邁進…築夢而踏實!

最後,更感謝我們桃園市的大家長鄭文燦市長、立法院王前院長及台北市王閔生議員的關心和鼓勵。」

其實在這次世大運開始前,各單項協會如泳協、溜冰協會等都傳出內部紛爭,「挑選手」有問題,「參賽」也有問題,「搭配」也有問題,如最後「詹謝」情仇依舊無法解,世大運能改變什麼?

此外,這些場館的利用與未來發展、維護也都是一大筆金額要負擔,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需面對的難題,如何增加運動人口,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再度讓國人更重視體育發展,恐怕才是最需正視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