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機器人夯 哪三種人還是不來電?

▲機器人理財正流行,誰該優先選擇機器人,誰又不必完全倚賴?不同理財性格和條件,可以有不一樣的思維。(圖/資料照片)
▲機器人理財正流行,誰該優先選擇機器人,誰又不必完全倚賴?不同理財性格和條件,可以有不一樣的思維。(圖/資料照片)

文/盧燕俐

中秋假期,我收到了兩份非常特別的禮物,一份是來自產地的純蜂蜜,另一份則是巴拿馬淺焙咖啡豆。兩位送禮的人,分別是幫我長年下單的證券營業員,以及經常提供我多元服務的銀行理專。稱不上是最貴氣的禮物,卻是禮輕情意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除了網路下單外,還保有傳統的人工下單,是因為對我來說,理專有人的溫度,常提供最新財經訊息,及營業廳內正流傳的馬路新聞。所以,儘管人工智慧(AI)大爆發,透過機器人理財也有諸多優點,包括:手續費較低、克服人性弱點、甚至還能低點加碼,但我觀察,有三種族群不必完全倚賴。

第一種族群:喜歡人的服務

如前所述,理專是有溫度的人,會和客戶培養感情,高竿的理專還會記得客戶的生日、興趣和嗜好,三不五時來噓寒問暖。如果真的畏懼冷冰冰的機器人,喜歡聽到理專的聲音,愛死他們貼心的服務,那麼,把財務規劃交給專業誠懇的理專,也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相反的,假設是忙碌的上班族,根本無暇在上班時間透過人工電話下單,也擔心被主管發現影響考績,更對選標的毫無概念,也很習慣毫無人性的電腦介面,想當然,理財機器人就是最好的幫手。

更重要的是,有些理專來來去去,不是跳槽了,就是乾脆轉換跑道,等新的理專接手,又得重新溝通、建立信任,無形中浪費了不少時間成本,更不利長期的財富規劃。相較下,理財機器人沒有離職的問題,加減碼的指令清楚無疑,對無法花心思研究基金市場和操作策略的人,簡直就是一盞投資光明燈,讓理財的路能走得輕鬆而有效率。

第二種族群:專業操盤高手

我曾拜訪過一位基金高手,從銀行界退休,操作基金自有一套心法,長線放一年,短線有時只放一個月,行情熱絡時,他甚至會買30到40檔基金,並自行設計Excel表來掌握買賣點。他強調,也許機器人選基金比他厲害,可是他非常享受整個過程,從挑選基金種類,到計價幣別、基金公司等等,細節很多,需要大量思考,有助防止老人痴呆。

這類對挑選基金有定見,堪稱「市場老先覺」的人,大可不必依賴機器人,就能找到理財的樂趣和報酬。只是,這類人畢竟是少數,多數民眾對基金投資一知半解,不是心態不對,就是方法錯誤,往往導致追高殺低,很難得到理想的獲利。

根據統計,美國民眾平均持有一檔基金的時間約三年,日本是六年,台灣少於一年的人數,竟高達三成多,將近七成則在三年以下。這顯示多數台灣基民缺乏耐性,常因發生系統性風險,就停扣在相對低點。

不想再錯失波段大行情嗎?機器人能助大家一臂之力!經由大數據分析,透過理財機器人來執行低買高賣,無論業餘操盤人和理財新鮮人,都能因此少走冤枉路,有機會提早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第三種族群:只單戀一枝花

還有一種人,喜歡過簡單生活,手上預算也不多,買來買去都是同一支基金,除了長期定時定額之外,偶爾有些外快或獎金,也會拿來單筆加碼。也因為對基金公司太有信心,任憑世界局勢如何改變,就是採取長抱策略。

這種「單戀一枝花」的投資人,並不需要太過依賴機器人理財,挺多單筆加減碼和停利的時機,可以參考一下機器人的意見。但同樣的,這種人麟毛鳳角,基於資產配置概念,我還是建議投資人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持有第二或第三支基金。而隨著財經趨勢的轉變,需要進行基金種類的重新配置時,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機器人,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功能。

總而言之,投資人可以自行評估,如果找不到可信賴的理專,對自己的操盤功力又沒自信,且非常需要理財機器人來協助所有決策,專研計量投資長達17年,投研團隊超過百人,已抱走國內外基金大獎多達93座的復華投信,已領先同業推出理財機器人,提供挑選一籃子強勢基金的【強勢通】服務,值得多加參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