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響應新南向 惠譽信評示警 曝險恐年增逾10%

▲亞洲貨幣兌美元表現牽動新台幣匯率走勢。(圖/NOWnews資料照)
▲亞洲貨幣兌美元表現牽動新台幣匯率走勢。(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惠譽信用評等公司最新報告指出,這可能會促進銀行放款給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亞洲經濟體,長期而言有助於分散海外曝險。但由於這些經濟體較具挑戰性,且台灣銀行業較不熟悉,其較高的作業和信用風險將抵銷部分利益。但無論如何,對南向的放款在未來幾年內不至於過度積極以致對台灣銀行業評等造成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惠譽信評說,新南向政策旨在透過加強東北亞以外區域的經濟聯繫,以支持台灣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其同時也反映了自 2016 年1月以來,總統蔡英文勝選後兩岸關係降溫,以及對中國大陸金融系統風險上升的擔憂。該政策鼓勵台灣銀行業於 2017 至 2020 年期間,對在東協十國、南亞六國以及澳洲和紐西蘭營運或投資的台商每年增加 3% 至 7% 的放款。

由於銀行最可能聚焦於拓展至亞洲的新興市場,以獲取跟台灣市場相比而言,更高的收益及成長機會。惠譽預期,在 2019 年時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新興市場,其曝險將增長至系統性資產的 3%,對比 2017 上半年的 2.5% 而言,相當於每年成長 10% 以上,但考慮到放款較低的基期,這樣的快速成長不至過度積極。

不過,因為台灣銀行業在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新興市場欠缺經驗,同時伴隨著來自當地對手的競爭,是制約成長的關鍵因素,對這些市場不熟悉也是潛在的風險。惠譽信評分析,在過去1年中,經濟狀況的改善緩解了東協及南亞銀行業負面的趨勢,但有些地區仍缺乏妥善的治理和透明度,以及逐步升高的信貸及作業風險。

同時,結構性的宏觀經濟問題,特別是家計部門及公司債務的累積,也對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國家的資產品質構成威脅。然而台灣銀行業對這些市場的放款通常集中於當地台商以及各產業的龍頭企業。

此外,惠譽信評也提到,台灣銀行業在亞洲新興市場進行大規模併購的機會有限,因為只有少數國家對外開放大型銀行的併購。而任何大額併購將可能為台灣的收購銀行帶來評等調降的壓力,尤其當併購案弱化了資本水準,調降壓力也可能來自於台灣收購方面臨波動較大的經營環境,以及被併購銀行較差的信用品質。

雖然對這些南向國家的放款增長,在短期內不至於削弱對中國大陸的放款,但惠譽信評認為,事實上,台灣銀行業在中國大陸的曝險於 2016 年底至 2017 上半年成長了 9%,源於中國大陸更嚴謹的放款條件刺激了對外部美元資金的需求。惠譽更預期,在 2019 年中國大陸相關的曝險占系統性資產比率會從 2017 上半年的 6.8% 成長至 7% 至 8% ,其中借款人大部分為在大陸當地營運的台商企業。

因此,惠譽信評指出,中國大陸於中期仍將對台灣銀行業的風險體質有很大的影響。若中國經濟大幅放緩,將直接影響台灣銀行業對中國大陸的曝險,然而更大的影響將來自間接改變台灣借款人的還債能力,至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約 40%,而中國大陸仍為台灣廠商海外的重要生產樞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