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世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難處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表示,大陸將主動擴大進口、降低關稅,強調這些對外開放重大舉措,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資料照/翻攝自新華網)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表示,大陸將主動擴大進口、降低關稅,強調這些對外開放重大舉措,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資料照/翻攝自新華網)

文/吳世昌

中共十九大剛結束,不少分析家都指出在共產黨解決「內部矛盾」,習總書記「一統天下」後,中國對台灣在兩岸關係上,將「硬的更硬」;兩岸關係在蔡英文政府不願意鬆口接受「九二共識」下,不但沒有破冰可能,預期會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並非兩岸關係專家,但在多次兩岸交流座談會中,皆提出要改善兩岸關係,中方必須「尊重台灣多數民意」,而非單方面以自我認知強加於台灣民眾身上。在台灣,兩岸政策基礎必須基於主流民意支持,這在政黨已三次輪替的台灣尤顯重要,任何一個政治領導人兩岸政策若違背主流民意,無異是「政治自殺」。

從當前台灣主流民意來看,對兩岸政策看法絕非「一個中國」;即便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都多次提出「過於親中,國民黨將在台灣無法生存」說法;就更不要指望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會在中國壓迫下往「親中」方向傾斜了。

回到中國對台政策核心「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中國一直希望蔡總統可以承認九二共識,但民進黨政府堅不承認,主要當然來自台灣多數民意在背後力挺。根據長期從事兩岸議題趨勢性調查「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顯示,在去年四月蔡總統上任時,有52.3%民眾不同意用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往基礎,66.3%同意,更有62.1%不認同中國用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發展的前提。

台灣民眾在馬政府執政八年下,藉由「九二共識」四字,維持兩岸熱絡往來,似乎享盡了中國給予讓利好處,但為何導致多數人反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發展基礎?這或許是「九二共識」早只淪為兩岸互喊政治口號,多數民眾並不清楚其實質內涵。

根據新台灣國策智庫同份民調顯示,高達76.2%台灣民眾,並不清楚九二共識內容訴求是什麼;兩岸交流雖然已經30年,但在民智已開台灣社會,想要用25年前模糊不清政治口號作為兩岸互動基礎,但卻無長期且持續宣傳九二共識實質內涵讓民眾了解,自然無法獲得民眾支持與認同。

在民進黨政府上任堅持不鬆口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快速由熱轉涼,不少靠吃「兩岸飯」維生行業大受影響,但是否因此改變台灣民眾想法?新台灣國策智庫今年四月份調查顯示,儘管有近三成民眾因兩岸關係停滯而經濟上受到影響,但仍有41.8%民眾認為發展兩岸關係「沒必要」先承認九二共識,僅25.9%認為需承認;這再再顯示「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已無法作為當前台灣兩岸政策基礎。

由此來看,只要台灣民心不一夕間大幅轉變,要蔡政府承認「九二共識」無異緣木求魚;兩岸交流30年,這四個字主導雙方關係25年,是否還有必要堅持,導致雙方關係繼續冰凍與對抗,人民仇恨日漸加深,或是放棄這四個字,強化實質交往內涵,使台灣民眾得以「親中愛台」,繫於習總書記一念之間。

●作者:吳世昌/趨勢民意調查公司總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