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齊台語群讀劇 再現〈閹雞〉女性自主意識覺醒時代

▲為讓演出完美,家齊學生努力排演。(圖/記者黃文博攝,2017.12.01)
▲為讓演出完美,家齊學生努力排演。(圖/記者黃文博攝,2017.12.01)

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台文館慶10月起特地推出系列活動,其中「文學少年少女讀劇行動」是由高中生改編台灣文學經典作品為讀劇劇本,並擔綱演出,而這次讀劇行動特別邀請家齊高中改編張文環短篇小說〈閹雞〉,藉由女主角月里的女性意識覺醒,反映當時的進步思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治時期小說家張文環以〈閹雞〉為題創作了一段青年男女的浪漫悲劇,於1942年七月發表於《台灣文學》,隔年九月則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劇作家林摶秋改編為舞台劇;「台南人劇團」曾於2008年重新詮釋搬演,凸顯女性自主追尋的理念,是對經典致敬之作;2017年家齊高中的群讀呈現,則是讓經典走入高中校園,由高中生以讀劇詮釋經典的另一大膽嘗試。

家齊此次改編乃透過高中生以「群讀」的方式,達到氣氛營造、情感渲染與推展劇情的目的,群讀的設計,乃以群聲喻眾生,特別凸顯了原著中鄰里村民之間的「流言蜚語」,當眾聲喧嘩,方知「人言可畏」。

阿伯樂戲工場團長黃俞嘉表示,此次〈閹雞〉讀劇的呈現,因家齊高中高一、二語言實驗班學生踴躍的參與,而有了「群體讀劇」的想法,群體的讀劇考驗同學們的專注與默契,演員除了扮演劇中人物之外,也如「說書人」般描述、評論劇中人的處境。

針對群讀的演出將由家齊學生現場演奏搭配讀劇演出,不論對讀劇演員和演奏者,都是一項默契的挑戰,參與演出的學生,原先有半數台語並不「輪轉」,但為了這次的讀劇體驗,也和家中說台語的長輩們,因著語言重啟情感連結,並在反覆練習中,體悟台語獨特的抒情音韻與魅力。

「文學少年少女讀劇行動」將於12月2日下午2時整於一樓演講廳辦理,自由入場,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