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張花冠主張台灣燈會多元化 鄒遊阿里山鄒族燈區發表

▲30日發表「鄒遊阿里山」和「來嘉作客」燈區。(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30日發表「鄒遊阿里山」和「來嘉作客」燈區。(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記者陳鐘聲/嘉義報導

嘉義縣長張花冠、副縣長吳芳銘、縣議員詹金繪、林緗亭、蔡瑋傑、石信忠、張貴忠辦公室主任張倖鈺和義竹鄉長顏蔡淑惠、東石鄉長林佳瑩、阿里山鄉長杜力泉、溪口鄉代理鄉長孫維聰等人,30日上午在縣府中庭一起發表「鄒遊阿里山」和「來嘉作客」燈區。以單一鄒族名稱為燈區主題,是張花冠縣長的創舉,是台灣燈會史上第一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場舞動鄒族表演。(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嘉義縣是一個具有包容力及多元內涵的友善城市,從高山到平原,從平原延伸至海岸線,原住民族、閩南族群、新住民族群和客家族群在這片土地打拚。2018台灣燈會在嘉義,將以多元文化概念發想規畫「多元文化村」,涵蓋原住民、客家及新住民三大燈區;所以邀請海內、外遊客「鄒遊阿里山」,「來嘉作客」,近距離感受嘉義縣豐富又美麗的文化內涵。

▲孫業琪擔任藝術總監,侃侃而談創作的艱辛過程。(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2018台灣燈會的鄒族藝術燈區,由孫業琪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結合來吉的山豬工藝家不舞小姐、原民會Pulima獎的茶山Basuya(巴蘇雅)、才通過嘉義縣原住民文化資產審議的達邦伊斯基亞娜鄒族文化工作室安孝明等鄒族工藝家及茶山原住民工班學員,諸多藝術家們頂著烈日、寒風在原住民燈區一鐵、一木、一草的搭建出河流、獵寮和梅花鹿等裝置藝術,完成令人驚嘆的特色燈區。

▲張花冠縣長主張在嘉義燈會展現多元文化。(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嘉義縣政府指出,阿里山鄒族是珍貴、具文化特色的瑰寶,原住民燈區主燈以鄒族漫遊阿里山母親之河-曾文溪為起點發想,而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蜿蜒曲折流經橫亙綿延的大阿里山,孕育出鄒族的8大部落,創造出豐富的物產與獨特的鄒族文化,藉由母親之河,流經鄒遊阿里山燈區,呈現山美、新美、茶山、樂野、達邦、特富野、里佳、來吉等8大部落獨特的原鄉風貌。

縣政府說明,原住民燈區的入口意象「希望萌芽」,是以木材製作的鄒女–白芷,以及鐵雕製作的梅花鹿,代表新興的「逐鹿部落」;逐鹿是鄒族人的傳統獵場,位於阿里山公路上山的起點,鄒女白芷手持象徵希望的生命豆,如同八八風災後遷至山腳落腳生根、重新生的活鄒族人,成為鄒族門戶,引領世人進入鄒族傳統領域。

▲客家歌謠演唱。(圖/記者陳鐘聲攝 , 2018.01.30)

縣政府指出,「客家燈區」也很特別,大型的裝置藝術,強調客家人離鄉奮鬥的包容與適應性,以「閩客融合」的福佬客為策展主題,凸顯客家人「韌性」、「適應性」與「融合能力」,從「信仰」、「人文」與「物產」三面向逐一展現;客家燈區的「信仰」燈組,以台灣燈會有史以來最「大」紙糊工藝方口獅頭作為入口意象,高6.5公尺,寬達9公尺,打造出總長70公尺的客家開口獅花燈,並取「入獅嘴大富貴」習俗,凸顯客家物產是客家精神、客家歷史與客家生活的總體展現。

張花冠說,「鄒遊阿里山燈區」有著鄒族的傳說,「來嘉作客燈區」訴說客家人堅毅的韌性,兩大燈區揉合傳統與現代,呈現光影視覺的裝置藝術,在「多元文化村」的場域,每逢周六、日晚間都有歌舞藝文演出,燈會期間保證精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