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施孝瑋/防空飛彈密度高 就能高枕無憂?

▲空軍三種主力戰機,均具備雷達中程主動空對空飛彈,能夠射後不理。在陸基長程防空飛彈和區域防空飛彈接戰後,在飛彈攔截之間以戰機的飛彈接戰。(圖/軍情與航空網站提供)
▲空軍三種主力戰機,均具備雷達中程主動空對空飛彈,能夠射後不理。在陸基長程防空飛彈和區域防空飛彈接戰後,在飛彈攔截之間以戰機的飛彈接戰。(圖/軍情與航空網站提供)

文/施孝瑋

報載台灣向美國購買的單兵攜行刺針飛彈即將交貨,可以有效補強台灣野戰防空戰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防空飛彈密度,在西太平洋地區是相當高的。陸海空三軍擁有長短射程兼具的各種防空飛彈,加上戰機上的中程空對空飛彈和短程纏鬥飛彈,提供台灣相當完整且嚴密的防護。

但不代表滴水不漏了防空網是金剛不壞、或是金槍不倒。

擔負長程防空任務的愛國者2型和天弓二型,射程最大約160公里。愛國者三型主要任務為反彈道飛彈,最大攔截高度是35公里。另外海軍紀德艦的標準二型也可攔截160公里外的目標。

▲國軍的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除防空外,具備戰區彈道飛彈的攔截能力,將是台澎防衛作戰中最先接戰的單位。(圖/軍情與航空網站提供)

在台灣的防空作戰中,戰機和飛彈是交互攔截,但是不會同時進行。當長程飛彈攔截過後,就是戰機與其攜帶的雷達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上場,這時戰機在戰管導引下,攔截50公里外的敵機,發射具有射後不理的雲母、AIM-120和天劍二,對躲過第一層長程地對空飛彈攔截的敵機再加以攻擊。

發射完中程飛彈的戰機,也不能飛回原起飛基地,要由安全走廊飛往待命區,等待下一波的接戰。

此時防空飛彈再度上場。射程約40公里的雷達半主動導引的區域防空飛彈上場,包括天弓一型和標準一型,此時攻擊軍的目標將更為清楚,部署在要地附近的天弓一型,將攔截逃過長程防空飛彈和中程空對空飛彈的空中目標。

經過具區域防空防空飛彈攔截後,空中若仍有攻擊軍的空中戰力,戰管將導引前一波以中程空對空飛彈攔截後,由安全走廊前往待命區的戰機再度接敵,並且以機上的魔法二、AIM-9與天劍一型飛彈進行目視纏鬥接戰,我方戰機將在纏鬥後再度脫離,飛往待命區。

經過4階段的攔截後,攻擊軍的戰機將飛臨台灣本島上空,對重要的基地、廠庫、通信節點、政府機關發動攻擊,但此時防守軍仍擁有最後的防空手段,也就是野戰防空。

國軍新近與美國簽約,即將採購與接收250枚刺針肩射防空飛彈。雖然刺針飛彈國軍早已經藉由陸戰隊的雙連裝刺針和陸軍的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來到台灣,但美方這次同意出售單兵攜行肩射式刺針飛彈仍別具意義。

單兵攜行的刺針飛彈,未來將由陸戰隊接收,運用於缺乏防空能力的錦江級、沱江級和光六飛彈快艇上,提供基本的防空能力。

這一切的想定好像非常合理,但是,攻擊軍會依照我方的劇本演出嗎?應該不會吧.....

這幾次解放軍軍機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繞島航訓中,除了轟六K之外,最多伴隨的飛機

▲由空軍F-CK-1戰機伴飛的轟六K轟炸機,大陸軍機繞台訓練中,具攻擊能力的轟炸機當然吸引大家最多的注意。(圖/國防部提供),通常是電子偵察機和電子干擾機這一類的電子戰飛機。

電戰機就是要對對手的輻射頻譜,進行全頻寬的截收和分析,需要反制之時,針對最關鍵的頻率和波段進行干擾。

解放軍的電子戰經驗其實相當豐富,國軍面對的是個經驗老到的對手。

從冷戰時期,美國和空軍透過合作的模式,藉由34中隊與35中隊對大陸執行各種特種任務,包括34中隊的夜間滲透飛行和35中隊的高空偵照飛行。飛機由美國中情局提供當時美國的電子偵察和影像偵查機。這些飛機上都裝置當時美軍的電戰設備。在中止了與台灣的合作後,現在美軍的電子偵察機依舊固定在大陸沿海外進行電磁波截錄的工作,只是飛機由台灣34中隊的飛機,換成美國空軍的RC-135或是海軍的EP-3E。

在電子戰的領域裡,解放軍會比你以為的要強很多。

▲解放軍高新二號。電子情報偵蒐機,解放軍在電戰的能力其實是經驗老道的老手,和美軍有超過半世紀的交手經驗,國人其實不能小覷其實力。(圖/國防部提供)

攻擊方需要知道防守方的輻射頻譜,同樣的防守方更需要知道攻擊方的輻射頻譜。但顯然我方在收集此類資料,有些難度。

過去海峽中線以西還掌控在我方時,我方要收集這類資料建立資料庫並不算難,但在兩國論後我方被迫讓出海峽中線以西的控制權後,我方要收集這類資料就越來越不易,因為對方可藉由輻射頻譜的管制,讓我方難以獲得。

電子戰資料庫的建立不易,需要靠長期的截收和紀錄,才有可能在戰時發揮功效。

對方當然會知道我方極力收集對方的,同樣的對方也會極力收集我方的。因應之道就是平日只使用訓練波段,作戰時才使用作戰波段,盡力避免作戰波段遭到對手偵測和紀錄。

真正能讓這些飛彈發揮作用的,是背後強大電子戰能力的支援,這部分,國軍要多加油。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