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防災型都更 沒那麼簡單

▲內政部表示,將加速重建危老建築,今年目標推動500件重建計畫,並編列2.1 億元補助民眾。(圖/NOWnews資料照)
▲內政部表示,將加速重建危老建築,今年目標推動500件重建計畫,並編列2.1 億元補助民眾。(圖/NOWnews資料照)

文/徐佳馨

花蓮在本月6日深夜,發生規模6.0地震,數棟大樓倒塌,共釀成17人死亡;因為這次地震,好一陣子沒有聽到的「都市更新」、「危老重建」、「防災型都更」等,又開始搶占新聞版面。這些年,房地產市場的討論只以價格為宗,唯有出了人命,「居住安全」才會被民眾認真檢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真正的居住安全並不只是住宅本身的安全,應該是一個整體考量,防災型都更的概念由此而生,而這概念很自然的是來自於日本,他們會有這種思考,是來自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的椎心之痛。當年7.9級的地震發生在日本人口最稠密處,災區包括東京、神奈川、千葉、靜岡、山梨等地,造成15萬人喪生,200多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65億日元;而在這次地震中,日本人檢討後發現,多數罹難者並非死於地震本身,而是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瓦斯氣爆等衍生性災害失去生命,也因此,在災後重建上,日本人預先為新的街廓留下了災害發生時需要疏散與安置的空地,對於地震後常常發生的火警、氣爆也預先做了隔離區,就怕再一次的震災,讓民眾失去寶貴的生命。

確實,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天然災害,地震真正發生時間最短,預防難度相對高,如果從國家級角度思考,地震頻仍任何人都無可奈何,但人力能夠為之的,還是有很多空間,除了房子舊翻新之外,現在的執政者能否替未來的政府思考,萬一發生災害,如何去調撥資源,降低損害,同時還要安置災民?讓災區能快速重生?偏偏在選舉導向下,百年大計在選票考量下並不存在。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夠整體考量的防災型都更立意良善,可是看來也只能紙上談兵得多,相較之下,鼓勵危險老屋地主自行改建,不也有著幾分隨人顧性命的味道。

危險老屋重建立意雖好,也是目前房產業者最摩拳擦掌想要大展身手的一塊,不過只要扯到利益,永遠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幾次大地震下來,理論上該存在,實際上卻未替都市更新、危險老屋重建推波助瀾,無論是利益,抑或是面子,或是其他我們料想不到的,說穿了,也就是多數人心中還有一個「不會那麼倒楣輪到我」的堅定信念。

每每提到老屋重建,我都會想到某位建築業前輩,921大地震之前,他剛好退休返鄉,第一件事情是把父母住了幾十年,垂垂老矣的房子翻成新透天,為了讓父母住得舒適安全,他把重心都放在結構上,「做看不到的工」還被鄰居訕笑很久;地震發生當下,他老家位於斷層帶上,加上都是結構不佳的房子,傷亡非常慘重,他砸大錢蓋的新房子也受到不小損害,但因為結構紮實,父母毫髮無傷。

「因為斷訊,我開車殺到災區,看到爸媽因為住在我蓋的房子而活著,那一刻,覺得這一輩子都值了。」前輩是這樣說的。

居住安全的重要性,任何人都知道,在計較當下,是否有想過,所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誰,都是為了自己和所愛,如是而已。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