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邱風/小民要靠大官保護救災救難 希望渺茫

▲台北市長柯文哲12日表示,郝市府時期的都更效率差,因此政策需要調整修改。(圖/北市府提供,2018.2.12)
▲台北市長柯文哲12日表示,郝市府時期的都更效率差,因此政策需要調整修改。(圖/北市府提供,2018.2.12)

文/邱風

小民要靠大官保護救災救難可說希望很渺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大官不要像莊周借米粟那位監河侯只在那裏談偉大計畫

地震颱風火災等災難發生時,真正在救人的是到場在現場的搜救人員、消防員、警察、軍隊士兵以及熱心民眾、見義勇為的人士。如要等大官想出辦法來,那恐怕有得等,大概是有如阿婆生子,久久久。

發生災難時自救、快逃很重要。不用太寄望於大官,別像涸轍之鲋魚等待東海西江水。否則魚成枯魚,人大概也完蛋了。當然大官要立即以有效有用辦法方法救人,而不要像莊周向他借米粟那位監河侯,只在那裏談了不起構想與偉大計畫。《台北市推都更困難重重 丁守中強調他能對付釘子戶》那篇報導文章所提到的(意見主張建議)都很寶貴、可參考。但是在選舉文化的洪流沖刷、衝擊下,能否付之實施,實在很難講。他(丁)與柯戰或民進黨候選人(如有推出)戰,勝負還難料。小民要靠大官保護、救災救難,可說很渺茫。

2.柯說一坪換一坪哪有那麼好康周說沒問題:現在爭論這些?

台灣人民面臨著莫大的危險。不談中國的進逼,不說工作難找、薪資不高、失業、沒工作、生活生存的競爭,不談這些;單說天災,只談颱風、地震,台灣人民就面臨莫大威脅,遭受莫大的災難。還有更可怕或同樣可怕的人禍,選舉、選戰。本來選舉選戰是要選賢與能,讓賢能來為民服務。可是從實際從現實面看來,來看,看不出他們是防災救災的賢能。

因為地震災難禍害,他們就在談住屋都更等問題。柯市長說,都更進度緩慢,台北老房子統統都更,要幾百年才做得完、完成都更。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則說,要把大台北地區民眾遷移到中台灣。而周錫瑋與柯文哲則爭論都更能不能一坪換一坪。柯說一坪換一坪哪有那麼好康?周說沒問題,可換一坪多。柯說的,是比較站在財團那一方,周則比較討好屋主地主。但怎麼面對地震?怎麼防震、避震?都沒談及。

都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數百年後?那不知又會歷經強震多少次了?民眾大遷徙,能推動進、行嗎?

大計畫無法實現,那不如先教人民怎麼逃震,並準備好規畫好避震所與震災民眾收容所,以及請專家計師想出補強老舊房屋以抗震耐震的做法。光那些一坪換多少坪的精算計算,大台北民眾遷移到哪裡的偉大計畫,是無濟於事的。不如趕快進行一些有幫助而又實際上做得到的。

3.應有防颱抗震的新建築物李論遷都移民太天方夜譚

花蓮2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重創花蓮造成嚴重人命死傷、財產損失。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談到怎樣讓大台北地區避免地震的災害死傷。他認為,「應該要遷都到中台灣。」

這見解或許是長治久安之道,不過由於所需時日漫長且牽涉甚廣、勞師動眾而且民主民意高漲情況下,恐怕很難有完成的一天;甚之連計畫付之實施恐怕都有困難。回顧苗栗大埔徵地、台南鐵道東移、台北都更問題等困難阻礙重重,就可知。

他說,他近年協助中國大陸、東南亞政府落實「海綿城市」、「防災型都更」的理念,但在台灣卻很難落實。台灣很難落實這話他似乎覺得有憾焉,其實焉知非福?

近年他怎能協助中國大陸、東南亞政府落實「海綿城市」、「防災型都更」的理念,因那些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動輒公權力就發揮得淋漓盡致,人民抗爭往往是死路一條。台灣要效法這種極權(公權力軍警權力極大化)作法嗎?而且那些地區土地廣闊人民有其他地方可去,不像台灣地狹人稠房地被徵收被迫遷移簡直就像要他們去死。所以李前部長所言所論,太高瞻遠矚了,台灣根本無法消受。

他指出,台北800萬人口,若遇7級強震,恐怕將會有3.5萬棟樓房倒塌。他去年12月更警示,依照目前台北建物快速老化情形,如果遇到7級地震,甚至會滅都、滅國。李鴻源認為,依照目前都更速度緩慢,如果要快速解決台北不安全問題,「遷都是一個選擇」,例如台中是一個選擇。現在政府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將台北、新北危險地區的人口移出去,「遷都」是較簡單可以解決此事。

然而簡單說,李論是不可能實施實現的事。如果是單純遷都,那或許還行得通。但僅遷都並不能解決地震的問題。將台北、新北危險地區的人口移出去,則是做不到的,除非像中國威猛地使用公權力驅趕低端人口那樣:但我們期待這樣,希望這樣嗎?

再說將台北、新北危險地區的人口移出去,並沒有解決住屋的問題。他們移出後,移到中台灣台中等地,那要住哪裡呢?要為他們建屋找房子嗎?錢從哪裡來?好,就算他們大遷徙之後,有房子住了;如發生地震他們的新家新住屋保證不會倒塌嗎?李的高瞻遠矚放言高論根本沒有針對地震與人民住居的問題。現今比較急迫的應當是住宅建物防震耐震的問題。

台南花蓮的強震造成慘重死傷傷亡,建築師土木技師都一再指出:倒榻或傾斜的大樓都在於安全結構不合標準,一樓柱子少且小支,支撐力單薄。而且樓層往往打掉隔牆與支柱,重新隔間,也削弱了支撐力量。還有針對土壤液化或鬆軟,在打造地基方面應有對策有新構想。這都是專家技師一再談到,地震時經常提及的。所以應針對諸如此類設計耐震防震的抗震屋、抗啥咪震攏不驚大樓。

荷蘭低地國、海水浸灌之國。他們有抵抗海水的建築物,也有水上屋,媒體時有報導。台灣土地有限又高度利用,對地震颱風時有常有也應有防颱屋抗震屋的新建築物。針對地震颱風火災水災,台灣應當有新式新型房屋的構想與發明,以抵抗災難的襲擊。台灣人才多,也有種種新發明,可貢獻其才智於台灣人民。至於遷都、移民、遷移民眾,太天方夜譚了。即將來臨的選舉國民黨若要提名李出戰新北台北,恐怕要多加思考,因李太空泛,空有理論、不顧實繼,恐不受民眾歡迎。柯P也是空話滔滔。

●作者:邱風/退休教師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