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寄養兒如己出 寄養媽媽療癒真偉大

▲看到寄養兒走出心理陰霾,長大成人並擁有一技之長,是所有寄養家庭最感欣慰的事。(圖/記者李春台攝 , 2018.3.13.)
▲看到寄養兒走出心理陰霾,長大成人並擁有一技之長,是所有寄養家庭最感欣慰的事。(圖/記者李春台攝 , 2018.3.13.)

記者李春台/桃園報導

受虐兒、家境清寒、父母入獄服刑或是雙亡,社會上需要寄養的孩子數量不斷攀升,但是願意投入寄養行列的家庭卻少之又少。桃園市社會局今天舉辦寄養家庭招募記者會,卻也意外讓兩位堅持以愛為家的寄養媽媽現身,讓她們的故事得以流傳周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已投入寄養服務13年的尹思賢女士,白天是位忙碌的社工,下班後則持續擔任寄養媽媽的角色。思賢媽媽媽回憶起照顧過的第一位寄養童小芬(化名),初到寄養家庭時難以和人親近,直到國三因為課業需要解惑才向思賢媽媽求助。最後小芬終於打開心防,將思賢媽媽視為自己的母親。思賢媽媽也一路陪伴,在小芬對於高中選讀科系趕到茫然的時候,思賢媽媽也給小芬最大的支持以及陪伴。在與媽媽充分討論之後,小芬順利考取護理師,完成自己的夢想。而當時與小芬一同在思賢媽媽家中安置的小梅(化名),大學畢業後也憑藉著設計的專業,在今年獲得世界性的設計比賽「紅點設計大獎」殊榮。同時也曾在104年發表專題,得到「苗栗十大伴手禮」設計獎項。姐妹倆的成就,讓思賢媽媽體認到「其實寄養的孩子其實就像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他們也可能在人生的過程中遇見高潮和低谷,但我們願意陪他走這一段,我相信她們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之後,我們都會覺得之前的種種辛勞都不算白費!」

另一位陳玉蘭女士投入寄養服務14年,玉蘭媽媽回憶當時就讀國中的小晨(化名),帶著破碎的心來到她家,小晨常和玉蘭媽媽說「阿姨,我的心好痛!」有時候看到小晨身上出現不明的傷痕,玉蘭媽媽知道孩子的心受傷很深,經常主動帶著小晨外出散心,陪伴她度過心情低潮的時刻。小晨有輕度的智能障礙和亞斯柏格的特質。一開始玉蘭媽媽不了解,也常為了這個孩子生氣、傷心。透過家扶中心的課程說明後明白,亞斯柏格症可能會伴隨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開始注意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技巧。後來小晨就讀餐飲相關科系,現在已經成年自立,成為一位合格的餐飲店工作人員。

思賢和玉蘭媽媽只是許多寄養家庭的一小部分,但是她們為這些寄養兒童所付出的心力,卻絲毫不亞於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就如同玉蘭媽媽所說的,「照顧這些孩子也有很辛苦的時候!但是信仰的力量和家扶中心提供的許多支持,讓我能不斷的擴大肚量,接納一個個特殊的孩子,並且堅定持續這份愛的志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