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產生抗藥性 印度機構:改採第四代殺蟲劑

中央社 健康 / NOWnews
中央社 健康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13日電)新德里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印度的蚊子已對前幾代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建議印度國家首都區和其他地區改採第四代殺蟲劑,這也是對抗病媒蚊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日郵報」(Mail Today)今天報導,設在新德里的印度國家病媒傳播疾病控制計畫局最近建議國家首都區(NCR)和其他地區,在進入夏天之際,應改採第四代殺蟲劑對抗蚊子。

計畫局的科學家們指出,第四代殺蟲劑內含生物殺幼蟲劑(bio-larvicides)及調節昆蟲成長等成分,可阻止蚊子幼蟲關鍵激素合成,讓幼蟲無法長為成蟲,因為蚊子幼蟲轉為成蟲後,雌性瘧蚊和埃及斑蚊才會為產卵而吸血,以獲取蛋白質。

科學家們指出,第一代殺蟲劑如DDT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士兵大量使用,以對抗瘧疾等熱帶疾病,但後來考量對環境的傷害而全球逐漸減少使用。

對於第二代殺蟲劑馬拉松(malathion)及第三代為合成除蟲菊精與雙硫磷的殺蟲劑,科學家說,20、30年以來,印度的蚊子已逐漸對上述幾代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因而推薦改採第四代殺蟲劑,這也是對抗病媒蚊的最後防線。

為對抗蚊子帶來的傳染病,印度科學家正在實驗室中對蚊子進行基因改造研究,並在野外對蚊子注射沃爾巴克氏體菌(wolbachia bacteria),讓蚊子產下不孕的卵。

印度每年都有瘧疾、登革熱、屈公熱等疫情出現,2017年共有1142件瘧疾病例和940件屈公熱病例;2016年至少21人死於登革熱。

印度氣象局已預測今年夏天會提早且更熱,疫管單位日前發出警報,指瘧疾、登革熱和屈公熱疫情今年將會提早出現,要民眾及早應對。

印度國家病媒傳播疾病控制計畫局是為對抗瘧疾、登革熱、屈公熱、日本腦炎、絲蟲病(Filariasis)和內臟型利什曼原蟲症(又稱黑熱病,kala-azar)等傳染病而設立。(編輯:陳俊碩)1070313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