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中國金融必然開放 2020年前可實現人民幣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昨 (8) 日在博鰲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有中美貿易的糾紛和突然的變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金融體系在某一些層面的開放,但是中國金融體系開放是必然的。吳曉求此前曾向媒體表示「2020 年之前就可以實現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澎湃新聞報導,吳曉求說,中國金融體系開放涉及 2 塊核心內容,一是人民幣自由交易的改革,成可自由交易的國際型貨幣;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國外投資者可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投資。

而做出到 2020 年完成人民幣自由交易改革的判斷基於 2 個原因:1) 經過 40 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規模足夠大到開始具備人民幣自由交易改革的條件。2) 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

吳曉求提到,2009 年 3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到 2020 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人民幣能夠自由交易是成為金融中心的前提。」

不過他在去年 10 月的一次主題演講中也談道,人民幣的國際化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還會碰到很多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約束

例如,對內,重要的在於如何維護人民幣的長期信用問題,如何讓大家覺得人民幣是可信賴、可保值和穩定的。再例如,中國 M2 規模已接近 170 兆元 (人民幣,下同),而 2017 年 GDP 是 82.7 兆元,兩者的比值在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裡面是最高的,如何消化過大存量的 M2,如何平衡與疏導過大存量的人民幣對資產價格、對人民幣匯率的壓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年 3 月 26 日,「中國版」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確立了「國際平台、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基本思路。

吳曉求認為,石油期貨用人民幣計價,顯示人民幣在國際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暗示,表示我們有足夠的信心。

吳曉求坦言,所謂的貿易戰,背後反映出一些人對中國崛起的焦慮,也有對美元的焦慮、對石油的焦慮、對金融市場的焦慮,以及對高科技的焦慮等。

他表示,世界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一個國家崛起,對全球政經結構會帶來重大變化,中國是置於這樣的大框架下來思考問題。相信中國金融體系在這兩方面的開放不會停,還是會按照既定的步伐向前推進。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