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誰來幫忙推輪椅

▲隨著台灣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老後生活不只是長輩討論的話題,也成為青壯年關心的課題。(示意圖/取材自CC0圖庫)
▲隨著台灣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老後生活不只是長輩討論的話題,也成為青壯年關心的課題。(示意圖/取材自CC0圖庫)

文/徐佳馨

前陣子長輩傳來一個笑話圖;隔壁村蕃薯伯今年80歲,今天和我聊到,在他年輕的時候,算命老師跟他說:你將來會走老運,到時候會遇到一位年輕的外國女孩,陪你朝朝暮暮。下面附了一張外籍看護推著輪椅的照片,會心一笑之外,更是感慨萬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春天,身邊有不少長輩到醫院掛病號,許多老人家過不了春節或清明關口,這一折騰下來,辛苦的,多是身邊人;而這種景況,隨著台灣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老後生活不只是長輩討論的話題,也成為青壯年關心的課題。

從數據上來看,從1993年起,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正式進入所謂「高齡化社會」,不過因為歷任政府一直拿不出具體作為,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持續擴大,扶養結構也因此改變,國發會預估到2026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突破20%門檻,走向「超高齡社會」。

偏偏,高齡化來得又急又快,即便行政院在2016年通過「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希望藉由社區整體照顧模式以及擴大服務量能的作法,實現在地老化,加上採用新的給付及支付制,期許能達到滿足民眾需求目的,只可惜上路以來,似乎效果與反饋不如預期。

相較於長照2.0跌跌撞撞,民間企業在「橘色經濟」「銀髮商機」浪潮中,似乎跑得比較快,可是畢竟是市場機制,商業活動經過這些年磨合,「患寡又患不均」的問題仍在,依舊無法全方位滿足高齡者的需求;拿之前最夯的「以房養老」來說,想要有充足的銀彈,讓老後生活可以很有尊嚴的,僅僅是對於持有精華區房地產的長者,若是在窮鄉僻壤的房產,不要說每個月能拿回多少錢,很可能連找銀行承做都有問題;而新聞報導排隊要排上數十年之譜的養生村,並不是全台皆是如此盛況,屏東縣政府4年多前推出「幸福生活園區」計畫,期許打造屏東成為長照幸福村,不過因投資金額過於龐大,加上日益嚴重的汙染問題,以致沒有廠商願意投入,計畫已暫時擱置。

確實,對於長輩們來說,老後生活並非單純有個地方遮風蔽雨就好,這牽涉到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財務問題;第二個層次是情感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居住問題。

在第一個層次上,多數國人資產以不動產為主,優質不動產雖有保值效果,但卻也是變現性最差的一種標的,如何將不動產轉為能周轉的現金,讓老後生活有餘裕,是老人家或是想要在銀髮商機中獲益者所該思考的。

在第二個層次上,人類是需要情感的社會性動物,情感不只是愛情,而是在人生歷程中,來自親友與同儕間,被肯定、被關懷的情感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近來能夠離塵不離城,和親友保持點距離,且管理優質的養生村,備受歡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後的一個層次是居住問題,居住不僅僅是居住,在地老化的方針能讓降低環境改變對長者的衝擊,不失為是一個理想,可是面對著少子化與城市化下的孤獨與疏離,怎麼讓往生無人知的「孤獨死」不要變成社會常態,長者在安養過程中,除了滿足生活所需,還能留下最後一點璀璨,另一個層次是,如果老後安居能夠有解決之道,多年來被詬病的高房價,也有機會獲得解套,在這個脈絡下,銀髮住宅、新型態的共居模式,或許不失為是一個思考方向。

雖說生命會替自己找出路,可是當看到整個國家機器在高齡化壓力下卻束手無策,即使距離年長還有點遙遠,又怎麼不會去想,以後能找誰來幫忙推輪椅呢?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