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指出庭不到 小燈泡媽質疑「司法遠在咫尺」

▲小燈泡媽媽 16 日於臉書發文質疑透過新聞才知道訴訟進度,對高院的後續回應無法接受。(圖/中央社記者朱則瑋攝107年1月23日)
▲小燈泡媽媽 16 日於臉書發文質疑透過新聞才知道訴訟進度,對高院的後續回應無法接受。(圖/中央社記者朱則瑋攝107年1月23日)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高院審理「內湖女童小燈泡命案」, 16 日提訊王姓犯嫌進行延押訊問,預計 7 月底前宣判。被害人小燈泡媽媽於當天在臉書發文指,看到新聞才終於知道訴訟進度「 5 月辯論終結,希望最晚 7 月底前進行宣判」。高院 17 日澄清「最近幾次是因為開延押庭,延押庭未規定要傳喚被害家屬,且也與告訴人無涉,之前開庭都有傳被害人小燈泡媽媽等人到庭,但被害人都不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昨( 17 )日再次於臉書發出聲明,以「親愛的司法,原來我們近在天邊遠在咫尺」為題,質疑「台灣很小,我們每個人都很近,但資訊落差有時真的拉大了距離。我們國人可愛的地方也在於常常能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這就是為什麼當小燈泡出事時,每個台灣媽媽或家長的心都在淌血。」

她說,在這一個僅僅是關係到被告是否延長羈押的庭期中,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整體訴訟程序進行的訊息。而當被害人方掌握訊息的時間晚於公眾時,被害人在偵查程序中的經驗就立即被喚起了,我們離被害人實質參與審理程序的願景感覺又遠了一點。

而對於該如何解決資訊落差所產生的距離差距,她則認為,告訴代理人有機會可以參與程序,被害者在偵查中永遠晚於媒體知悉訊息的痛苦就不會再度被喚起。

同時,她指出,一個枝微程序中的一紙通知書,就是連接起被害人重新信賴司法的強力工具。並強調「一個重視被害人的司法改革,應該從這裡開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