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分手閃避恐怖情人 「這樣做」反引殺機

▲「分手」閃避恐怖情人,反引殺機陷入危。(圖/翻攝自邱女臉書)
▲「分手」閃避恐怖情人,反引殺機陷入危。(圖/翻攝自邱女臉書)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情殺案不斷!先是驚傳台大女遭男友分屍藏花圃,今( 29 )日又有 17 直播主被殺,而兩起案件似乎都與感情糾紛有關。常為弱勢婦女奔走的律師賴芳玉就在臉書表示,現代婦女基金會自 2008 年起即倡議恐怖情人的預防,而第一名的暴力與情殺原因就是「對方提出分手」,她提醒大家「平日就應關注情緒保健與急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遇到恐怖情人,第一個想到的遠離方法肯定就是提「分手」,但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這種心急又直接了斷的方式恐怕會為自己引來殺機。賴芳玉指出,現代婦女基金會自 2008 年起即倡議恐怖情人的預防,而第一名的暴力與情殺原因就是「對方提出分手」,高居 65.15 %。因而在 2015 年推動修正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增列滿 16 歲、曾經或現在有親密關係未同居伴侶納入法案,並在校園推動情感教育。

她認為,「恐怖情人」這 4 個字,在法案與政策納入後,或許可以重新用另一個角度詮釋,那就是「情緒急症」。因為恐怖的不是情人,而是因創傷造成的情緒失控。她說,她從承辦分手案件中,發現分手讓人感到失敗,覺得自己的價值全然被拒絕、被否定,且自己和伴侶及因他所連結的關係與家庭瞬間斷裂,那種非自主性的斷裂,造成自己失去與他人連結的能力,浸漬於孤獨與恐慌中,無論旁人如何試圖走進,他們都執著在原地打轉,不斷反覆問:「為什麼他會這樣?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做的還不夠多嗎?可以做甚麼才可挽回這一切?」「難道他說分就分嗎?憑甚麼?」

因此,賴芳玉提醒,情緒急症來臨時,每個人反應都不同,但都會幹下不少蠢事,差別只在於那些蠢事是否無可彌補。為了避免情緒急症一秒之間改變原有人生,我們能做的惟有如蓋伊溫奇所說的,「平日就應關注情緒保健與急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