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新生/古蹟泥作匠師江支正 一磚一瓦砌出老屋新生

老屋新生/古蹟泥作匠師江支正 一磚一瓦砌出老屋新生命(圖/今日觀點)
老屋新生/古蹟泥作匠師江支正 一磚一瓦砌出老屋新生命(圖/今日觀點)

今日觀點

夏日午後走進位於台北三重的國軍空軍一村,天氣還有些悶熱,古蹟整修師傅正為這座老眷村修繕工程上下趕工,工程完妥後,一方面可保存眷村文化,另一方面則結合三重傳統工藝、表演藝術,打造為文創發展基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蹟泥作匠師─江支正也穿梭工地中,40出頭的他則負責過三井倉庫、三峽老街等多起古蹟修復案例,許多老建築都在他的手中重現風華。他認為,政府應有專門部門負責古蹟修復,學習日本只求「修到好」而不受預算與時間限制,才能真正將這些傳統之美保留下來。

江支正不愛念書,也討厭文靜的呆坐不動,由於父親也是古蹟泥作匠師,從小就跟父親在工地跑來跑去,耳濡目染下也踏入了泥作領域。40出頭的他,如今已有20多年經驗,是北台灣最年輕、文化部認證的「泥作傳統匠師」,他所帶領的團隊將近15人,相較於一般泥作團隊整整多了3倍,前陣子受到大眾討論的「三井倉庫」遷移工作,就是江支正的作品之一。

▲整修中的空軍一村。圖/記者陳俐穎攝

「每塊磚大小都有差異,在修復上就需要更用心。」回憶起三井倉庫的牆面構造,江支正提到,比起日式建築的型態,磚造建築修復難度更高,三井倉庫又面臨搬遷拆除的過程,除了修復外,還要記憶重點磚瓦的位置,一一編號,才能盡量復原出原型。

據了解,「三井倉庫」過去顧名思義, 當時就是建來做為倉庫使用,所以建材水準並不是特別高檔,因此在後續的修復過程,就會出現「建材耗損」問題。而且,這座建築的磚塊大小不一,更考驗修復團隊的執行技術,以牆面泥作來說,唯有更細心,才能讓牆面接近過去的風貌。

▲整修中的三井倉庫。圖/由 寺人孟子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對於完全的恢復原貌,江支正感嘆地說,這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接近原貌。

特別是在異地重建過程中,建材也有狀況好壞之別,一般來說,會將好的建材放在「門面」,還要清洗、整理建材,在重砌過程中才能做到防漏水,所以外觀上會有些微改變,可見古蹟修復的複雜程度。

除了文資價值外 也帶動商業獲利



提到耗時最久的工程,江支正說明是過去的三峽老街修復案,前前後後大概花費了4年的時間才完成,但大多都是在經費問題與當地居民的溝通。一開始,僅有5戶願意成為「示範戶」,由政府出資修復,之後再由居民自行決定要不要加入,在示範戶落成之後,整條老街的居民也幾乎都同意修復,經費也從一開始的1億4千萬元,增加至2億元。

「當地居民本來都覺得修復沒好處。」居民從一開始的興致缺缺,到願意全體投入,江支正提到,跟「地價」也息息相關,整修完的三峽老街,地價翻了快10倍,而規劃成觀光老街後,原先的屋主只要出租房屋就能帶來利潤,創造文化與商業的雙贏。

現代建築v.s古蹟修復



「每一棟古蹟都不一樣。」從小跟在父親身邊學習,擅長各式古蹟的泥作修復,為什麼不做現代建築?江支正笑著說:「因為每次進行古蹟修復,都是一種新挑戰」。

他表示,不同時代的古蹟有不同的建築工法,每個時期的建築模式也有所不同,在台灣,巴洛克式的建築與日式木造的修復工法與材料就有區別,挑戰非常大。

江支正認為,現代建築工法就是在「比快」,是完全的「體力活」,誰能在規定的時間做出一定的進度,就是好工程,基本上只要年輕有體力的人都能做。但古蹟不一樣,古蹟需要的是細膩的功夫,每個時代、每個工法都需要細細琢磨。

「過去的灰泥與現在的灰泥是兩回事。」江支正分析,在台灣常見到的日式建築,外牆泥作修復多半是使用竹子或木材,再鋪上灰泥,過去的灰泥都是用牡蠣殼粉燒製而成,但由於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黑煙,所以目前已禁止使用,現代使用的灰泥原料多為沙子,較為厚重不易乾透,因此在古法復原的部分也要依靠師傅的手藝,才能做到「近似」。

「要讓師傅們都能發揮實力。」江支正笑著說,自己團隊中的師傅,都有好幾十年的老經驗,多半是40歲以上的「中生代」,雖然體力比不過年輕人,但在手藝上卻是「很有一套」,所以目前主要以古蹟的接案為主,有事希望師傅們能發揮手藝,而不要去拚體力。

國內外的古蹟修復環境大不同



「政府應該要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分析現在的古蹟修復產業,江支正說,現行古蹟修復的執行方式,就像發包工程案件一樣,主要委託民間專業單位進行,技術研發、學習新知等都是由民間單位自行進修,政府相關的官員並沒有背景知識。

與鄰近國家日本做比較,古蹟修復不是以發包建築工程的方式進行,沒有預算、時間的限制,就是要「修到好」。日本國內的古蹟是由「財團法人文化財建造物保存技術協會」負責管理以及修復,此單位除了具有古蹟研究的能力,同時也注重培養古蹟修復人才。內部匠師也分門別類,每位日本的古蹟修復匠師都被認為是「國寶」,擁有崇高的地位,與台灣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找不到接班人



「我也很想傳承,但現在真的沒人要接手了。」面對泥作產業的大環境,江支正很感嘆,他說,目前的師傅,最年輕的年齡也都位於40歲上下,基本上都邁入中年。由於需要頂著烈日跑上跑下的工作,就算打出比平均薪資高的高薪,也還是吸引不到人。

「有些人做幾天就不見了。」他說,現在年輕人生活的環境基本上都在冷氣房內,跟過去在常在戶外玩耍的老一代不同,自然較難忍受戶外炎熱的天氣,他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有自己的主見,有時候與老師傅觀念不合,就容易有爭吵發生。泥作師傅的年齡斷層,似乎成為未來發展的大隱憂。

更多連結:

老屋新生/不只是博物館 老建築還能有什麼新想像?

歷史建物收容所 保存老建築靈魂或文化資產停屍間?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https://sight.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