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政府端牛肉 調整體質加速轉型 金融業整併時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台灣金融機構家數多,業務競爭激烈,為了招攬客戶更降低授信等門檻,除了影響銀行風險承擔能力,也可能使銀行獲利能力降低,因此,主管機構近幾年多次鼓勵金融市場整併,而金管會日前更鬆綁法規,將金控併購首次持股降至 10%,且敵意併購適用,但僅限於民民併,意味著金融業者透過整併調整體質和轉型時機已到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刺激金融整併,金管會將修改法規,鼓勵以金控為主體的金融整併,其中調整金控併購首次持股比率自 25% 降至 10%,且非合意併購適用,但只限民民併,即民營金控可以彼此併購,但排除公股行庫彼此合併以及民營併公營。

其實,台灣金融業同質性高,導致產業競爭激烈,有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金融機構存在著存放利差低、營運成本提高以及家數多等既有問題,而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在規模小且業務同質性高的金融機構,確實需要透過整合的併購,以擁有更充分的資金和金融商品,來提升經營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不過金融併購並非容易事,即便金融業積極在亞洲進行併購,但在國內併購卻沒有很大的突破,過去金融併購失敗例子多,例如開發金收購金鼎證、兆豐金併購臺企銀、中信金插旗兆豐金,以及國票金收購三信商銀等均破局。

僅有少數成功的案例,包括國泰金旗下國泰世華合併第七商銀、開發金併購萬泰銀以及元大金併購大眾銀行,而公股整併則無進展,至於民營併公營案例,則有台新金併彰銀,但目前還在訴訟中,彼此糾纏 13 年仍未果。

以金融整併來說,民民併相對於公公併或是民公併較易推動,因此,金管會此次主要鼓勵以金控為主體的金融整併,排除公股金融機構,雖然政府省去了麻煩,但外界普遍認為,公股行庫在金融業占了半壁江山,排除公股後,金融整併減少金融機構家數的效果,恐怕跟著減低。

此外,若民營機構不斷壯大規模,公股也將面臨競爭壓力,雖然有公股銀高層樂觀看待,認為公股銀和民營銀彼此的核心價值和利基點不同,且各有優勢,但難保未來民營機構擴充版圖,造成公股業務上的壓力,到時候恐怕就是財政部要面對課題了。

整體來看,金管會釋出金融整併鬆綁政策後,具體成效為何、是否會掀起一波金融業併購潮,並促成金金併的成功案例,外界都睜大眼睛在看。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