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金融整併鬆綁 公公併擬列考量 公股行庫興趣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整併,除了降低首次投資持股,更放寬資本計提優惠,不過排除公公併、公民併,受到外界關注,據悉,考量公股競爭力問題,財金部會中長期不排除公股金融機構整併,針對此事,不少公股行庫高層均搖頭表示,今年經營策略不以併購為主要考量,要先聚焦在內部調整體質和強化法遵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融整併是近期金融業熱門話題,由於金管會公布的金融整併原則中,排除公公併,外界擔憂若民營機構持續擴大版圖,公股行庫將面臨競爭力的問題,而據了解,目前財金部會已有共識,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推動公股金融機構整併。

對於公公併議題,財政部長許虞哲也曾公開表態,不會主動推動,將由各家公股行庫自行評估,至於面對併購的議題,多家公股行庫董事長紛紛搖頭表示,今年沒有併購計畫,原因在於仍有強化法遵的壓力,以及積極調整內部的組織文化,普遍抱持著「先調整體質,再擴大規模」的看法。

兆豐金兼兆豐銀董事長張兆順就表示,遭到美國重罰,短期內不能增設分行,因此,今年重點持續聚焦在建立法遵文化,另兆豐銀今年也積極進行組織改造,聚焦在健全內部制度,強調要先把內部制度健全起來,才會進一步考慮併購的問題。

第一金董事長董瑞斌也說,集團內各子公司尚未發揮綜效,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並非併購,要強化營運策略,讓各子公司的潛能發揮出來;而他強調,第一銀行是台灣最老的銀行,不可能被併,只會去併別人,至於何時併購,非未來 3、5 年之間要做的事情。

而觀察公股行庫董座對於併購的想法,與麥肯錫台北分公司發布的報告不謀而合,麥肯錫在台灣公股銀行轉型之路的報告中,建議公股銀行應將重點放在提升經營能力上,而非只是做大規模,當體質轉好,併購才有用。根據預估,若 8 大公股行庫成功轉型,每年可提升 214 億至 429 億元的淨收益。

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即便公股行庫調整體質,並成功轉型提升淨收益,但民營機構同樣試圖透過併購擴大版圖的方式,來提高市占率和經營效率,雙方朝各自策略發展、力求成長的同時,具體成效將為何,外界都睜大眼睛在看。

但可確定的是,台灣金融整併方式是受到肯定的,以各國人口數和分行數做比較,目前台灣逾 3400 家分行,確實太多了。

★鉅亨小聚開課了!

【區塊鏈】 7/11(三)「2018 區塊鏈的落地應用」 聽聽這項顛覆性的技術,到底如何翻轉世界? 課程詳情:http://campaign.cnyes.com/topics/Blockchain/ 

【虛擬貨幣】 7/19(四)「買不到更想要!虛擬貨幣實戰與攻略的關鍵課」 用新思維開啟投資新格局! 課程詳情:http://campaign.cnyes.com/topics/cryptocurrency/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