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即起展開 日本學者來台參與及記錄

▲即日起一連九天分別在金湖、蚶仔寮及下寮仔三村庄舉行系列活動,緬懷173年前因海嘯罹難的先人。(圖/記者蘇智勇攝,2018.07.13)
▲即日起一連九天分別在金湖、蚶仔寮及下寮仔三村庄舉行系列活動,緬懷173年前因海嘯罹難的先人。(圖/記者蘇智勇攝,2018.07.13)

記者蘇榮泉、蘇智勇/雲林報導

口湖牽水狀文化祭活動於民國97年已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縣內無形文化資產,今(13)日起一連九天分別在金湖、蚶仔寮及下寮仔三村庄舉行系列活動,緬懷173年前因海嘯罹難的先人,今(13)日在金湖萬善爺廟前舉行記者會,縣長李進勇、鄉長林哲凌、縣議員蔡孟真及文化處長林孟儀與萬善爺主委許文村等人親臨會場,李縣長也親自與學童們體驗糊水狀製作,表達對先民的追念,並呼籲大家要居安思危,珍惜所處土地環境;日本311地震災區福島轄內東北大學學者,也帶團全程參與及記錄此次祭典儀式,並舉辦台、日民俗災難座談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及下湖港萬善祠(蚶仔寮)辦理超渡科儀、放水燈及牽水車藏(狀),處長林孟儀與主委許文村等人邀請大家來參與。(圖/記者蘇智勇攝,2018.07.13)

李進勇表示,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年)農曆六月初六大雨不停,初七忽然狂風大作加上暴雨襲擊,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的性命,為緬懷百年前水患中罹難的先人,家家戶戶會在路旁放置的水車藏(狀),數以千計的沿著公路排列,場面十分壯觀,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

▲縣長李進勇與議員蔡孟真、鄉代表體驗糊水狀製作,並呼籲大家要居安思危,珍惜所處土地環境。(圖/記者蘇智勇攝,2018.07.13)

李進勇強調說,今年將於國曆7月19、20日分別於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及下湖港萬善祠(蚶仔寮)辦理超渡科儀、放水燈及牽水車藏(狀)。並於19日於口湖、四湖萬善爺廟(下寮仔)辦理徒步挑飯擔祭祖、夜間萬人塚點燈等活動,是全國獨有的重要民俗活動,極具特殊性與歷史意涵。

▲口湖鄉173周年牽水狀一連九天祭典活動記者會,由口湖國中太極拳社團揭開序幕。(圖/記者蘇智勇攝,2018.07.13)

縣府今年也邀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承緯教授及日本東北學院大學金菱清教授共同參與「口湖牽水車藏(狀)」,並將於18日在口湖與三間廟宇、下崙仔文史促進會、海線社區大學共同辦理一場小型台、日民俗及災難研究交流座談會,由研究日本災難記憶及災後民俗研究的金菱清教授,來談論與分享自105年至今3年來親自帶領研究員來台進行及蒐集口湖牽水車藏(狀),及日本311地震災後研究心得。

文化處長林孟儀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民俗活動於民國97年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縣內無形文化資產,更於民國99年7月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指定成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及重要民俗活動,每年農曆6月7、8日雲林縣口湖鄉、四湖鄉都會舉行重要民俗活動「口湖牽水車藏(狀)」的系列祭典儀式,至今已有173年歷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