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舌尖上的店面革命

▲東京鬆餅名店「 Eggs’n Things 」 進駐台北信義商圈,不用搭飛機出國就能在台灣吃得到。(圖/記者陳致宇攝 , 2018.06.22)
▲東京鬆餅名店「 Eggs’n Things 」 進駐台北信義商圈,不用搭飛機出國就能在台灣吃得到。(圖/記者陳致宇攝 , 2018.06.22)

文/徐佳馨

近期實價登錄上出現了一筆租賃新紀錄,是今年5月位於天玉街38巷16弄的透天厝租賃交易,總月租金為27.3萬元、租賃總面積108.27坪,租客是美式料理名店,先不論這家店的老闆經營者背景,願意在這個景氣,大手筆的租下大面積透天店面經營,也展現出業主的經營自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現象是,受惠於跨國影視娛樂業帶動,過去依附大學商圈或是僑民聚集商圈的日韓異國小資店,在財團看好台灣市場的接受度,讓大品牌以大手筆布局忠孝東路、台北車站、西門町等一線商圈,也進駐百貨公司,其中又以餐飲業最受歡迎,特色美食在台灣,無論景氣如何,總會有幾個店家能表現出彩,引起廣泛討論,這些討論,往往總能在短時間吸引消費者跟風,在模仿者沒跟進之前,往往都能撈上一筆。

餐飲業在消費者行為裡,相較於其他業種,低消費門檻卻能帶來高幸福感的特點,就算產業本身在原物料漲價、一例一休墊高人事成本的狀況下,依舊能在百業蕭條的台灣澆灌人心,每每激活出想像不到的新亮點,雖然不少餐飲業也轉入電商,惟現點現煮仍有其魅力,各方也多認為即使消費者行為在怎麼改變,親身體驗仍舊是餐飲業短期內不容易替代的強項,這也是為什麼相較於書店、服飾店改變經營策略後,餐飲業仍維持實體店基調的重要原因,各業種在經過時代淘洗後,這股舌尖威力也讓店面市場產生結構變化,其中有兩個現象不容小覷。

其一是社群媒體成為實體店面延伸。

無論是網紅打卡拍照,或是蔚為奇觀的排隊長龍,往往都能吸引目光,近幾年民眾對於社群媒體的仰賴,讓消費者體驗透過打卡成為實體店面的延伸,口碑行銷威力不容小覷,深諳箇中之道的店家,總能引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饕客。

其二是冷店面接受度提高。

過去經營餐飲業,總希望人潮越多,能帶來更多過路客,偏偏這幾年餐廳為提升服務品質,讓訂位成為主流,許多過去較乏人問津的透天店面,或是冷僻巷子內的店面,因為租金較低,裝潢彈性也大,成為一些餐飲創業者進駐時的首選,養客時間雖然長,但只要能做出口碑,生意還是做得起來。發展到後期,也出現不少小而美的新商圈,像是過去深具住宅風情的富錦街,一樓經過長期經營、早午餐同業間互相拉抬,竟也能形成群聚效應,自成獨特風景。

台灣消費者對餐飲接受度高,喜新厭舊的心態讓淘汰率也高,從被視為經典的葡式蛋塔,到近期的髒髒包,更不用說那一瞬即逝的手搖飲明星們,都曾經有過一段被消費者追捧的好日子,只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新歡最終多成為不被聞問的舊愛;至於有些人擔心的外國文化入侵影響本國人生計,似乎也是多慮了,這些年潮來潮去,留不留得住,永遠不是文化問題,而是產品力與經營問題。

不過,雖然餐飲業仍有不少讓人振奮的故事,但台灣民眾消費力不增是不可諱言的現實,換言之,再怎麼愛吃喝,也總有個消費天花板,這是對於經營者來說,眼下最大的危機,至於那些憂心忡忡文化入侵的人們,還不如煩惱見獵心喜的房東,當租客把冷店炒熱,就把店面當成許願池,貪心不足殺掉真正會下蛋的小金雞吧。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