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系列之七/沒人拜的廟還能存在嗎

▲廟宇的密度十分驚人。(圖/記者陳俐穎攝)
▲廟宇的密度十分驚人。(圖/記者陳俐穎攝)

記者陳俐穎/ 台北報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逐水而居,是過去人類的發展習慣,河水帶來肥沃的沖積土壤,種植出來的農作物,養活了各式各樣的人,直到今天,走一趟社子島,仍能看到一塊塊農田坐落在路旁,維持著傳統的鄉村樣貌,當地的老人家,坐在門口的板凳聊天,而在面臨開發之後,這樣的部落面貌,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坤天亭是社子島當地的信仰中心。(圖/取自台北社子島坤天亭臉書)



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的下游處,社子島的居民世世代代都習慣與河共生,對河川或者水的力量,除了依賴,也多了一分敬畏。由於河流的沖刷,常會把上游的許多物品沖刷至下游,除了上游居民的生活物品外,也包含了許多流浪的神明、神像,抑或是一些無主的屍骨,與河共生的居民,將這些神像屍骨都撿起來供奉著,這也就造成社子島島上異常密集的廟宇分布,一站公車站的距離,就能看到2~3間廟宇。



只要是有人的環境,一定脫離不了信仰,社子島上,除了當地信仰中心坤天亭、威靈廟外,大大小小的廟宇串起聚落,除了供奉無主孤魂、落難神明外,還有許多南部北上討工作的民眾,在社子島當地建立起信仰中心,創造多元並立的信仰環境。



豐富的信仰也發展出當地十分特別的「夜弄土地公」傳統,元宵節當天,將會請出社子島百年來供奉的「無面土地公」,祂就像是抽象的藝術作品,到了夜晚,土地公坐椅轎遶境,從百福宮出發,沿途店家會準備好鞭炮熱烈歡迎,以及香案祭拜。過去沿途店家會從保安宮取回大大小小的蠟燭,分送給前來祝賀的民眾,到了今日,改成各式各樣的禮品,建立起特別的節慶文化。



內政部通過社子島開發案的前提,有一項便是「做好部落保存」,但在目前北市府的規畫內,僅有登記為廟宇與歷史建築能獲得保存,且與公園綠地規畫在一起,其他的部分,包含夜弄土地公行經的路線要採取「意象保存」,但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指出,柯市府並沒有詳細規畫「意象保存」要如何進行,還是只剩下一塊碑?這些都讓人疑惑。



康旻杰提到,未來居民規畫入住專案住宅,就會遷離原先的居住地,「廟就是要有人拜。」他提到,就算「意象保留」了當地的信仰廟宇,但居民也已經不在,這些廟到底是要給誰拜呢?柯市府這樣的規畫必定會破壞原先的部落紋理。







▲社子島燕樓李宅。(圖/取自文化部官網)



社子島的聚落發展,從同姓聚落開始,像是當地歷史建築「燕樓李宅」,就是代表,而後發展成農業社會,康旻杰分析,這樣的發展,是早於台北市的都市計畫,擁有強烈的社會「韌性」,當地關係十分緊密,鄰里間不是親戚就是互相認識,很容易就會發現有外來者,也形成防禦性強烈的社會氛圍,這是現代都市很難見到的模式。



由於鄰里間的熟識,當地居民與耆老都會坐在路旁長椅旁聊天,或是聚集在戲台口等「非正式空間」,形成與都市不同的網絡,康旻杰認為,目前北市府規畫的專案住宅,把居民集中居住在大樓內,無疑是要將這些社會脈絡紋理完全打掉。



除了居住以外,聚落發展與產業總是脫不了關係,由於位於台北市,租金相對低廉,吸引許多工廠進駐,包含造紙、家具、印刷與維修廠等等,其中也不乏特色工廠,像是專修MINI Cooper的維修廠等等,這些都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







▲社子島當地鐵皮工廠林立。(圖/記者陳俐穎攝)



康旻杰提到,社子島當地的工廠,常常被汙名化,認為這些工廠會造成汙染且破舊髒亂,但許多問題都是建立在禁限建「不得不」的前提下,對於汙染的部分,應該一家家的調查,而不是直接全部剷除。



「難道50年就不是歷史嗎?」康旻杰認為,許多居民在當地居住了半世紀,或許在歷史脈絡上是一段不長的時間,但在人的生命裡已經經歷過了兩代,能說他不是歷史嗎?這是一個非常難定義的地帶。而目前台灣的文資保存並沒有「動態保存」的觀念,於是留下來的都是建築物,就像台灣很多的眷村,雖然留了下來,但當地的部落紋理都消失了,在聚落保存上,台灣仍有許多需要向前的空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