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水患變水利 吳芳銘提治水政策配套

▲讓水患變水利,吳芳銘提治水政策配套。(圖/記者 鍾 聲 攝,2018.10.17)
▲讓水患變水利,吳芳銘提治水政策配套。(圖/記者 鍾 聲 攝,2018.10.17)

記者 鍾 聲/嘉義報導

嘉義縣長候選人吳芳銘,繼昨(16)日提出有益於長輩的福利政策後,再針對嘉義縣提出治水與防災的配套措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芳銘甫卸下嘉義縣副縣長職,以他對嘉義縣各類狀況的了解,提出「海綿城鄕治水,建立減災無災嘉園」的方案,持續落實治水和防災配套的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吳芳銘表示,在治水方面,結合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等流域、水系綜合治理、河川清濬和水庫清淤、排水系統配套連結貫通、村落危堤和村落溝渠整治與開闢滯洪池,進行治水整體配套規劃和建設,持續進行治水,同時,讓各流域、水系和排水進行雨水逕流減災。

吳芳銘建議,河川、排水和滯洪池內設置智慧化超音波水位計,可以隨時偵測水位、水情,當水位計偵測到水位高於規範值,控制中心即以廣播,引導遊客移至安全位置;治水、防災應以「自然」為師,防治觀念應貼近自然、模擬自然、融入自然而不悴;另外,在預警、避災、減災、防災工作上,建立社區自主防災意識,進行預防性撤離,結合社區、區域防災設施,以及爭取防水閘門補助,全民動員防災,建立減災和無災的嘉園。

吳芳銘以為「海綿城鄉」從改變人工鋪面,讓地表能「呼吸」的「JW生態工法」鋪面開始,以多元取得土地方式開闢滯洪池;同時,興建強降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的生態公園,在強降雨時,能儲水防洪防災,也能排水,把水患變水利;又可以提高公園綠覆率,利用植物本身保水的特性,降低公園內水量流速,提高地面透水性,使雨水滲透至地下,降低地表逕流還能涵養水源,嘉義縣的水患自然能有效防治,更可以成水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