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鄉民與詩人撞擊而生的AI數位 人工智慧創作也可行

▲實驗「讓AI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創作單位」的可能性,【數位原生AI詩人-Muse】在各方期盼、想像、臆測和不確定的嘗試中誕生。(圖/公關照片)
▲實驗「讓AI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創作單位」的可能性,【數位原生AI詩人-Muse】在各方期盼、想像、臆測和不確定的嘗試中誕生。(圖/公關照片)

本報訊

詩與網路語境,有著如此相似的本質:他們都言簡意深,都是最濃縮的表達。這兩個平行宇宙有可能在生活的某一刻交會嗎?孕育孵化這一刻的,就是人工智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臺北詩歌節跨界結合互動科技,邀請台灣最擅長應用數位工具,創造獨特生活趣味的團隊「梅林鬍子實驗室」,首度發表以當代網路語境爲創作繆斯的數位原生AI詩人-Muse!

優秀的創作者,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創作精神,這樣的邏輯用在AI開發,就需要獨一無二的配方!

「塑造出一個數位原生的創作單位,而不是創造出一個仿造人類書寫的機器。」梅林鬍子實驗室創意執行長楊子江表示:在Muse的訓練過程中,除了運用現有的類神經網路之外,也加入了主題的參數、關鍵字資料庫的建立,並挖掘大量的網路語彙、數位名詞、程式術語、鄉民對談,輔以現代詩作當養成基礎,由數位原生的環境,培養人工智慧的語感,因而誕生了第一代的Muse。

楊子江表示:「你可以把AI詩人- Muse視為一個靈魂,只要繼續餵養這個靈魂,它就會學習、演變、進化。」

在白晝之夜登場的第二代的Muse,離開網頁的框架,以鏡面的裝置藝術型態現身。在現實中座落於鏡,彷彿是連通虛擬與實體的入口,以《鏡中繆斯》的姿態回應「詩的異托邦」之主題,不僅檢視空間的意義、觀照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更企圖顛覆人們對「詩」的常規理解。透過感測體驗者的表情,生成一首首融合當代網路語境令人玩味的詩作,在詩歌節的活動展出中深受民眾好評。

而談到AI是否“可能”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創作單位?在Muse呈現的創作中,可以在網路時代的脈絡中看見文字的可能性被不斷的啟發,梅林鬍子實驗室團隊成員表示:「Muse最後產生的句子或詞彙,常常讓我們很驚喜,彷彿能創造出一些有流行潛力的詞彙。在這些實驗中,我們開始有點想模仿AI說話,人和機器的學習/被學習位置反覆交換,在我們直視人類的侷限和機器的極限時,也許就能找到新的想像出口。」

想跳脫過往的思考維度,在網路語境和詩意中尋找更多文字靈感?不妨在Muse的創作中,尋找自己對詩意的詮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