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冒險/冰封之洲曾在溫帶? 南極科學站研究神秘大陸

南極洲夏季常駐科學家約有四千人,研究領域主要為地質學、物理學、天文學、氣象學與生物學。圖為捷克共和國位於南極洲的門德爾研究站。(圖/美聯社)
南極洲夏季常駐科學家約有四千人,研究領域主要為地質學、物理學、天文學、氣象學與生物學。圖為捷克共和國位於南極洲的門德爾研究站。(圖/美聯社)

專題中心 / 綜合報導

根據1959年簽訂的《南極條約》,南極至今一直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塊淨土,該條約保持南極無主權、完整性,也禁止世界各國於南極進行軍事演習。受限於條約南極上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但除了短期觀光客外,南極的住民多半為來自世界諸國的科學家,目前總計約有三十國於南極設立科學研究站,分門別類,從事不一樣的研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動漫《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以南極昭和基地研究站為背景,作品名稱取自於日本第一位太空人的名言,「只要數分鐘便能抵達宇宙,但到達南極昭和基地要花數日,比宇宙更遙遠。」即便南極在情感距離上比外太空更遙遠,但每年仍有數千人在冰封大陸上工作,為了因應氣候,南極於夏季約有四千名科學家,冬季則減少至一千位上下。麥克默多研究站是目前南極洲規模最大的研究站,能夠同時容納超過一千名科學家、訪客及遊客。

於南極洲進行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項目遍佈地質學、物理學、天文學、氣象學與生物學等。由於南極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除了乾淨的大氣層、光害極低外,南極座落於地軸處,也使其成為觀測天象、地球自轉的完美地點,位於南極點、最著名的阿蒙森斯克特站便以天體物理研究得名,該研究站專門研究天球與宇宙微波輻射背景。除了阿蒙森斯克特站外,日本昭和站、中國崑崙站、俄羅斯米爾尼站都屬天文研究、觀測重鎮。

南極因為平均海拔高、長年受冰層覆蓋,不少科學機構也在此研究冰川、浮冰移動,阿根廷馬倫比奧海軍懷將站即是專門研究冰川學的基地。順應低溫環境,南極生物學家除了研究極地生物外,也鑽研低溫環境下的人體反應和低溫中病毒傳播速度,著名的研究站為英國錫格蘭尼島站。

南極也是著名的氣象與氣候觀測點,著名的氣象站有澳洲默森站、俄羅斯沃斯托克站。然而礙於低溫,許多研究設備無法運行,加上南極有長達半年的永夜、觀測困難,目前僅有少數國家可執行天氣現象觀測,若想於於南極設立氣候研究站,則多半採取多國合作模式。

麥克默多研究站為南極最大的研究據點。(圖/美聯社) 麥克默多研究站為南極最大的研究據點。(圖/美聯社)

近年極端氣候影響全球,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過多溫室氣體,逐漸使南極上空的臭氧曾破洞,當年發現南極臭氧層破洞的,便是位於南極的英國哈雷研究站。2007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公主站則是第一個實現零碳排放的南極研究站,該研究站亦執掌氣候學與冰川學研究,雖然臭氧研究重鎮為美國國家太空總署,但南極目前仍有不少研究站持續觀察臭氧修補情況。

除了枯燥的科學研究外,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南極研究員Vanessa Bowman曾表示,一億年前南極曾有茂密的植被,氣候近似於現今的紐西蘭。該說法雖然曾遭外界指稱是無稽之談,但事實上,約一億七千萬年前,現今的南極州為岡瓦那古大陸的一部分,過去南極洲的位置較為偏北,曾位於溫帶氣候區,是不少古生物的棲息地。之後隨著岡瓦那大陸解體,南極洲約莫於兩千五百萬年前位移到現今位置。

近年的南極研究則指出,南極科學家在冰層底下找到相關細菌與花粉,代表南極過去的氣候和現今不同。南極洲上的生物遺跡則可和其他大洲做對比,便能推估岡瓦那大陸解體後的板塊移動。因此南極也是地質學研究的重鎮,該地的地質學家多研究板塊構造論、岡瓦那大陸相關研究,得以於當代重現古大陸的樣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