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冒險/亞洲首支南極點遠征隊 裝備大公開

南極遠征隊標籤。(圖/林柏年攝)
南極遠征隊標籤。(圖/林柏年攝)

記者吳政紘 / 綜合報導

在零下50度的冰天雪地南極大陸,若是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會受寒,甚至就會導致失溫,因此避免在行走時或是滑雪時流汗,又要禦寒,又要避免大量流汗,這的確是很難的課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a254541b385fbb29a912fd86fb4e8648_21114537_181106_0007
▲橘子關懷基金會舉辦的「前進南極點」冒險計劃記者會。(圖/記者葉政勳攝, 2018.11.6)

這次橘子關懷基金會所策畫的「前進南極點」冒險計畫,根據每人的狀況,裝備也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光是要避免受寒,就要花很大精神。


南極遠征隊雪鏡。(圖/林柏年攝)

每位團員身上要穿5件衣物,包括第一層的運動內衣褲;第二層的輕量內搭保暖衣;第三層人造羽絨衣,到極地會特別避免使用天然羽絨,因為天然羽絨不但會掉毛,遇水後結冰會非常難處理,結冰後保暖能力也會下降。第四層則是防風外套,若不夠第五層還有羽絨外套,這也是較為完整的裝備。


南極遠征內搭保暖衣(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光是下半身也有內搭褲、抓毛運動褲,保暖褲,還有防風褲等,甚至有像吊帶褲功能,可以方便團員穿脫,畢竟在南極溫度太低,所以所有停下來的動作,都不能太慢,包括要拿一個袋子,補充食物等,都要很有效率完成。


南極遠征保暖褲(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南極遠征隊標籤。(圖/林柏年攝)

此外,也有基本的塑膠製水壺(因為用金屬製在南極使用會有危險),食物將會是「太空食物」等,雖然AT也備有自行開發的炊具,但終究不能跟一般在都市烹調來得方便,睡袋與帳篷也是基本必備,甚至有「如廁專用」器具,在帳篷內有「馬桶蓋」將排泄物放進一個袋子內,內有除臭劑,之後再帶出南極,而尿袋以及女性「專用」尿壺,也都是較為人所不知的裝備。

在南極,吃、喝算是比較小的問題,而住宿也是需要耐心解決,首先要在營地搭建雪牆,在雪牆下方挖洞,並且搭建帳篷,這次帳篷有4個可容納3人的帳篷(備用1個),1個可容納4人的帳篷,還有AED、安全吊帶、急救箱等,其實裝備玲瑯滿目,加上睡袋、睡墊等,都是為了要在南極30天內能夠「活下去」。


南極遠征禦寒手套。(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橘子關懷基金會主任「牛哥」陳道弘表示:「由於國內比較缺乏極地越野滑雪的裝備與知識,因此這次準備時,後勤團隊花很長的時間,一一研究國內外品牌。像是最外層外套PARKA(羽絨)就是從英國訂的,因使用的人少,訂購時,連英國原廠都沒有足夠數量可提供,我們還從其他兩個國家才訂購齊全。」

牛哥說:「而最有趣的莫過於滑雪板,就像紐西蘭沒有人會教你如何滑獨木舟一樣,因為我們4月去冰島時,就有希望調整滑雪板的固定鞋子binding,滑雪板是挪威製造,我們本來想說寄到挪威請他們binding後再寄回來,不過挪威公司認為這是很簡單的事,要我們自己組裝。」


南極遠征面罩。(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結果台灣因為玩雪板的人較多,滑雪板的部分沒有一家店敢幫團隊組裝,只好由基金會幾位大夢青年,願意看說明書慢慢組裝而成,也是這次裝備最特殊之處。


南極遠征水壺(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南極遠征隊裝備。(圖/林柏年攝)

最後,在南極受傷時,可能會走不下去,水泡貼布甚至一些幫助身體恢復的藥物也是必要用品,而裝備畢竟只能「預防」,真正大自然的考驗,可能超乎你我想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