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知多少/南極生存實驗 人類殖民火星前哨站

地球大部分地方都與火星大為不同,只有南極在溫度方面和火星比較接近。
地球大部分地方都與火星大為不同,只有南極在溫度方面和火星比較接近。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研究移民火星的可能性,火星是太陽系中,可能最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但若真要在上面生活,還是有許多難題待解,找出解決方法的途徑之一,就是盡可能找出與火星環境最相似的地區進行實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類火星,代表氣溫、植被、濕度等生存條件都相對惡劣,地球上這樣的地方,除了北極群島的德文島、夏威夷毛納烏魯火山區外,大概就屬南極洲的南極乾谷和南極高原等區。

麥克默多乾谷位於南極洲麥克默多彎的維多利亞陸地,是南極大陸唯一沒有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科學證據顯示,此地已經超過兩百萬年沒有降過水,極度乾燥,加上寒冷、輻照等問題,堪稱地球上條件最嚴酷的荒漠。

來自各國的科學家駐紮在麥克默多研究站(McMurdo Station),在這裡,科學家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所有物資都仰賴外界運輸補給,在南極洲的低溫與強風,以及麥克默多乾谷幾乎不含水氣的惡劣環境中,試圖探索生命起源之謎。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除了企鵝、海豹等少數能適應極地氣溫的生物外,南極洲的本地物種則多為藻類、菌類、原生生物;沿岸地區的年降水量僅有200毫米,更遑論內陸地區。

科學家曾在麥克默多乾谷的岩石裂縫中,採集到真菌品種,將其放至國際太空站的培養皿中,在這個模擬火星極端環境的器皿裡,結果發現這些真菌真能存活;這項科學發現意義非凡,找出生物在南極洲的生存之道,有助於尋找火星的生命軌跡。

除了麥克默多乾谷的研究站,法國與義大利也在南極高原的冰穹C區架設了康宏研究站(Concordia Station)。南極高原全年溫度極低,寒風刺骨,與麥克默多乾谷同樣對生物的存活極度不利,動植物或微生物都難以在該地區生存。

對於康宏研究站的科學家來說,生活在此地幾乎與去到外太空無異,除了長時間必須待在室內、極度乾燥、低氧環境外,極地生活的永晝與永夜,是適應環境的一大難題。南極的冬天,長達四個月的時間,可能都沒有日光的照射,這對人類的生理時鐘造成破壞與紊亂,甚至會導致荷爾蒙、免疫系統失調。此外,駐紮的科學家需要身心兩方面都保持良好,才能從強烈的孤獨和隔離感中得到調適。



在南極是否有自己產出所需物資的可能呢? 答案似乎是正面的。位於南極毛德皇后地的諾伊邁爾三號站,曾成功進行一項計畫,在沒有陽光或土壤的情況下,運用人工照明、封閉式灌溉系統,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等技術,在站內的高科技溫室「伊甸園國際太空站(EDEN-ISS)」栽種植物,首批收成的包括3.6公斤生菜、18根小黃瓜與70根小紅蘿蔔,未來希望能持續且穩定的長出更多作物。

科學家在南極洲作的諸多實驗,對於人類的火星移民計畫非常重要,因為這證實人類在高度惡劣的環境中,有生存的潛力,也有能力自給自足,畢竟地球本身的生命歷程,也是從荒蕪中,逐漸演變成適合生命發展與繁衍的環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