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食農教育」 屏縣學習型城市計畫成果分享

▲餉潭國小推出「惜食」、「阿嬤ㄟ鹹酸甜」食農教育繪本。(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餉潭國小推出「惜食」、「阿嬤ㄟ鹹酸甜」食農教育繪本。(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

屏東縣先天資源薄弱,多數鄉鎮地處偏鄉,縣府教育處與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一直積極向教育部爭取「學習型城市計晝」,今(4)日上午在縣府北楝205會議室辦理「里川倡議•食農實踐」成果分享,希望透過教育力量,提昇在地經濟,並開創跨域跨齡學習模式,培養更多在地人才與種子師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邁入第2年「屏東縣學習型城市計晝」,以東港溪流域之屏中地區進行「食農教育」資源整合,跨域串連餉潭國小、新埤國中、屏北社區大學、屏南社區大學以及屏東大學科普傳播系及大仁 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等教育單位、社區組織及屏東自然農業示範基地農友等,發展農夫導演培訓工作坊/Youtube【FarmerD】頻道、農夫寫手、食農教育繪本、食農桌遊開發、社區食農劇場及從產地到餐桌小旅行等多元方案,來因應屏東農村發展課題。

▲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指導食農桌遊開發。(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指導食農桌遊開發。(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沿山公路旁的「餉潭」小村落,雖然村中沒有便利商店、餐廳,卻有個阿嬤冰店、及「鹹酸甜」的故事,今年餉潭國小再度推出「惜食」、「阿嬤ㄟ鹹酸甜」食農教育繪本。幕後推手來自畢業長榮大學美術系29歲聽障的朱庭瑩,因教友轉介來到餉潭樂齡中心,每周教導這群千歲老人團畫作,朱庭瑩表示,她的挫折上只有口頭表達及溝通上的磨擦,因此在教繪畫過程中,她也希望阿公阿嬤們能克服挫折,把他們的故事真實畫出來,並將生活體驗轉化成繪本,讓國小學童經由食農教育繪本故事,希望能保留當地文化,推展綠色文化產業。

▲農民劇場由石象劇團演出「金滿姊的故事」。(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農民劇場由石象劇團演出「金滿姊的故事」。(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4)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