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田即棲地 友善耕作落實里山倡議

中央社 地方 / NOWnews
中央社 地方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17日電)台灣動植物資源豐富,但近半世紀環境開發及化學藥劑過度使用,導致野生動物生存危機,因此陸續有小農以友善耕作落實里山倡議,發展農田即棲地概念,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宣揚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即日起到明年5月底,舉辦「與你相遇-森、里、川、海」特展,展場設計11種里山動物正能量留言板,讓參觀者寫下關懷環境與野生動物的話,及6隻可愛石虎模型供民眾拍照。

特生中心副主任李訓煌今天說,期望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接觸與了解里山倡議的概念,並更加關心生活周遭自然環境。

李訓煌說,里山(Satoyama)一詞源自日本,指環繞在村落、里(Sato)周圍的山(yama)、樹林和草原,這些因長期傳統生產形成的鑲嵌式自然地景,讓土地在人類動態使用中獲得保護,野生動物也得以生存,達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願景。

李訓煌表示,里山倡議認為面對生態保育、氣候變遷,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可謀求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透過友善生態耕作,減少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滅鼠藥等化學藥劑使用危害,發展「農田即棲地」概念,保障糧食安全並提供野生動物生存空間。

李訓煌指出,台灣四面環海,山脈和丘陵占全島面積近7成,從森林到海洋蘊含豐富動植物資源,但近半世紀以來,環境快速開發及化學藥劑過度使用,導致野生動物生存危機,人類糧食安全也缺乏保障。

李訓煌說,在里山倡議號召下,政府積極建置國土生態保育網絡、營造友善環境、推廣永續精神的先民智慧,並盼藉河川、綠帶、山脈串聯台灣森林、淺山、平原、溼地、海岸等各種生態棲地,提升生物多樣性,將森、里、川、海連結成國土生物安全網。(編輯:翁翠萍)1071217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