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莊伯仲/莫再說假新聞害死了蘇處長

已故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圖/翻攝蘇啟誠臉書)
已故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圖/翻攝蘇啟誠臉書)

文 / 莊伯仲

台北大學游姓學生於今年9月初西日本地區遭逢燕子颱風侵襲而導致關西機場關閉之際,在PTT日本旅遊板以GuRuGuRu化名貼文指稱「他是搭乘中國使館巴士回到大阪市區的台灣人,當時曾致電我駐日本大阪辦事處求援,但對方卻態度不耐,無法提供協助還語帶嘲諷,讓他倍感心寒云云」。媒體披露後,各界譁然,矛頭紛紛指向大阪辦事處,蘇姓處長疑似因壓力過大,後來甚至自殺輕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經查證貼文係杜撰,日前判決出爐,法官認為謠言內容「不足使民眾心生畏懼或恐慌」,不符合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要件,裁定免罰,卻引發群情激憤,痛批假新聞害死人竟沒事。其實媒體自此事件發生,就充斥「蘇啟誠大阪輕生 立委嘆:被中國假新聞所害」、「假新聞害死蘇啟誠?黃國昌痛批媒體配合中國統戰」、「造謠逼死蘇啓誠 謝長廷嗆男大生:內心會自責不安嗎?」、「害外交官輕生不裁罰 造謠男大生壓力很大!」之類報導;也有反向指控的,如「害死蘇啟誠的,就是謝長廷!」、「是GuRuGuRu、還是外交部害死處長蘇啟誠?」。

平心而論,高階文官養成不易,蘇處長倘若含冤而死,的確讓人惋惜與不平。不過街談巷議可以隨便定調,但新聞媒體可不能草率歸因。過去報導綜藝祖師爺倪敏然、美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事件時就已經犯過這毛病,不僅無助真相,反而造成紛擾。

世界衛生組織有感於自殺問題日漸嚴重,新聞報導若有偏差,易造成外界誤解或他人模仿,早在西元2000就發布《自殺預防:給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其中關於自殺報導的「六不」規範有一項就是「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主要理由正是自殺絕非是單一因素或事件下的結果,它通常是由許多因素(例如精神或生理上的疾病、藥物濫用、家庭紛擾、人際關係間的衝突,以及生活上的壓力來源)之間的複雜交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原文略作Do’nt simplify the cause of death. The causes of suicide are usually complex…)。

當時台灣為表現出一個國際模範生的範兒,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花了不少資源,從中央到地方大力宣導自殺報導規範;而各家媒體,不分大小,也做出樂於配合,以善盡社會責任的態勢。每逢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還會出來共同宣誓一番。曾幾何時,大家好像已忘記有過這回事。而且諷刺的是,原本的「六不」,如不要刊登自殺照片或遺書、不要報導自殺細節、不要簡化自殺原因,竟然搖身一變成「六要」,反而成為自殺新聞要件。如此地報導蘇處長之死,根本是直接打臉世界衛生組織。

咸認蘇處長之所以輕生與不實訊息應該脫不了關係,但壓力來源到底是輿論殺人的假新聞,還是尋找替罪羔羊的外交部、駐日本代表處,抑或是另有不足為外人道也的隱情,則記者不宜妄加臆測。畢竟值此時刻,群情激憤無助於事,國人需要的其實是理性與冷靜。

反思台灣處境,也令人感嘆。我們吵著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已二十年,既然如此矇懂無知,對於專業規範置若枉聞,那還好意思進去?人家憑什麼接納?2013年「廣大興28號事件」也是如此,當時台南市議會竟提案建請國防部攻打菲律賓,以捍衛主權。可笑又可嘆的是,該提案獲得全體議員不分黨派連署,並一致鼓掌通過。所幸國防部還算清醒,沒跟著胡閙。否則遇上漁事糾紛不思透過國際平台協商,只想嗆堵亮劍比拳頭,聯合國又憑什麼為台灣敞開大門?

●作者:莊伯仲/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