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海嘯新聞要小心!醫:兩種人可能出現壓力症候群

葉啟斌表示,「心思比較敏感」的人,或是「曾經遭遇類似事件」的人,就算人不在現場,僅觀看電視新聞,也可能出現壓力創傷症候群。(圖/擷取自pixabay)
葉啟斌表示,「心思比較敏感」的人,或是「曾經遭遇類似事件」的人,就算人不在現場,僅觀看電視新聞,也可能出現壓力創傷症候群。(圖/擷取自pixabay)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

印尼巽他海峽22日晚發生海嘯,已在蘇門答臘及爪哇造成222人死亡和超過800人受傷。此時,傷者除了身體上的傷痕外,心理創傷也不容忽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今(24)日受訪時表示,「心思比較敏感」的人,或是「曾經遭遇類似事件」的人,就算人不在現場,僅觀看電視新聞,也可能出現壓力創傷症候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啟斌表示,創傷壓力症候群在前1~2周會出現急性壓力反應,思緒開始混亂,對環境認知能力減少,失去現實感等,2~4周會不斷做惡夢,一個月後會產生焦慮、噁心等情緒反應,身旁的人若是發現類似症狀,一定要儘早處理,以鼓勵、談心的方式給予心理支持。

不過葉啟斌也表示,創傷壓力症候群是根據「主觀感受」區辨,不一定災害強大才發生,也不一定是現場的人才會出現症狀,透過電視收看該則新聞的台灣民眾,也可能被勾起不好的回憶。

葉啟斌進一步解釋,本身有精神問題、心思敏感的人,或是有受過相同創傷的人,都是壓力創傷症候群的高危險群,若是一直觀看海嘯新聞,很有可能被勾起創傷經驗,就算沒有經歷過相同事件,腦海中也可能浮現過去地震、車禍等創傷經歷,聯想的程度因人而異,一但被勾起不好的回憶,就會出現「過度警覺」和「迴避反應」的症狀。

葉啟斌說,過度警覺較常出現狀況有:電話一響就跳起來、心悸、恐懼,人多的地方會不舒服,甚至出現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噩夢連連,睡眠品質欠佳等,過度警覺後,就會呈現迴避反應,出現不敢看電視、下雨不敢出門、不想碰到水、不敢到海邊、山上等,迴避當時的人事物。

若是出現上述症狀,葉啟斌建議及早就醫治療,或建議找親朋好友聊一聊舒緩緊張情緒和壓力,若無法改善,還是要及早求助專業醫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