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量提高1700倍 他用孟宗竹打造新型熱電材料

2019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最大獎「青少年科學獎」於稍早揭曉,獲獎者分別為陳柏融(左起)、溫頌、勞志毅。(圖/記者許維寧攝)
2019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最大獎「青少年科學獎」於稍早揭曉,獲獎者分別為陳柏融(左起)、溫頌、勞志毅。(圖/記者許維寧攝)

記者許維寧 / 台北報導

2019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最大獎「青少年科學獎」於稍早揭曉,我國兩學生獲獎。其中台北市私立復興高中勞志毅以奈米銦顆粒、鈉離子修飾孟宗竹導電,成功製造出新型的熱電材料,該種熱電材料成本低、環保、壽命長,期望未來能轉化為可攜帶飾品,將體溫轉化為電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1)日稍早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行「2019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頒獎典禮,最大獎青少年科學獎分別由台灣學生台中一中陳柏融、台北市私立復興高中勞志毅,與美國籍華裔史丹佛大學學生Anthony David Weng溫頌獲此殊榮。

台北市私立復興高中勞志毅以研發更優質新型熱電材料為實驗目標,將浸泡於鈉離子中的奈米銦顆粒置入孟宗竹中,並測量其導熱率與熱擴散度,成功製造出熱電優僅有0.059的新型熱電材料。

勞志毅表示,在製造電能時有百分之六十的電會以熱能方式浪費,故希望以效率較高的方式來集電,但市面上的熱電材料一來太貴,二來效能不夠好,高導電、低熱傳導兩項難以兼顧。但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將導電量提高1700倍熱傳導卻只提高10%,證明方法很有潛力,期望未來可以轉化製作成可攜帶飾品,將體溫轉化為電能。

台中一中陳柏融研究則以抑制胰臟癌細胞為主。陳柏融表示,研究發現HER2、EZH2、GOT2三種蛋白質為可調控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可穩定蛋白表現,並可調控glutamine氨基酸代謝而抑制癌細胞生長。

研究也將細胞模組化,期望未來可以拓展到胰臟癌治療方針,未來能夠提供患者客製化的檢測模式、讓細胞不會這麼快癌化。陳柏融表示,目前剛考完學測,未來最想攻讀醫學系,希望能將成果推廣到其他醫學領域。

來自美國的華裔學生溫頌就讀於史丹佛大學,研究以人工類神經網絡方式(ANN)製作研究加州野火模型,探討環境因素與野火發生率。他將此模型運用於2017年加州野火季,成功發現海拔、蒸散率、含水量指數、地表溫度等重要指標與野火發生間的關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