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老屋新生命 25個活化經營故事成書

中央社 生活 / NOWnews
中央社 生活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26日電)迪化二O七博物館工作團隊歷時2年探訪全台各地,收錄25個老房子再利用經驗,透過遠流出版成書,將再利用過程及經營者經驗完整呈現,盼帶動更多地方創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迪化二O七博物館工作團隊策劃撰寫紀錄與遠流出版公司出版「老屋創生25帖」,歷時2年的醞釀,探訪全台各地,收錄25個老房子再利用的精彩經驗,將老房子再利用過程以及經營者經驗完整呈現,並以其內容規劃為期半年的「老房子.新生命」特展,於迪化二O七博物館三樓藝廊呈現。

總策劃的迪化二O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今天說,從活化台北故事館、撫臺街洋樓到迪化二O七博物館,這十幾年來,一直希望推廣多元的老屋再利用。書中25個建物總年齡加起來有2700多歲,其中有12棟建物超過百年,見證過歲月的悲歡離合。

她說,這25個案例的經營者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讓日後有志從事老房子再利用的夥伴可以做為參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路程。

這本書出版前,經濟部頒發「國家產業創新獎」給華山經營團隊,12年來的經營已讓華山成為文化的觀光熱點、年輕人最喜愛的文創平台,證明有能力活化,老屋就能是大資產。

身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及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說,老屋活化是目前的顯學,從保存到活用這些遺跡,連日本人都對台灣老屋活化再利用讚嘆。

王榮文說,他讀到書中案例,看到這些充滿理想的人不斷嘗試創新,感同身受。像是對於「恆春信用合作社」裡,一個不大的老屋卻有多元用途印象深刻。

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表示,這本書收錄的案例,在進行利用前後的機能十分多樣,且遍及台灣各地。這也反映出老屋再利用已是台灣各地共同的文化與都市現象,而這個現象背後更代表台灣民間對於老屋文化的熱愛與關注,已從公部門的視角擴散到常民的視角。

「老屋創生25帖」發表會也邀來書中的經營者親臨現場,從北到南6位老屋主人分享經驗,像是位於大稻埕「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董事長林經甫,保留既有空間格局,透過戲偶展示與演出更具傳承意義;屏東「恆春信用合作社」是一群愛好衝浪的朋友,以分時共享的概念經營老房子,讓想創業的朋友們不用有過多的租金壓力負擔。

「老屋創生25帖」一書跨全台14個縣市,包含台北、屏東、台東、金門等地,並依老房子再利用的方式分為7大類別,有多功能書店、文化場館、餐飲空間、藝術空間、民宿旅店、創意複合空間及工作空間等詳細介紹。(編輯:管中維)108042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