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察新竹十七公里海岸線 觀察生態學子反思垃圾大戰

▲把教室移到香山濕地,老師指導孩子如何觀察招潮蟹種類。(圖/康橋提供)
▲把教室移到香山濕地,老師指導孩子如何觀察招潮蟹種類。(圖/康橋提供)

記者常似虎 / 新竹報導

趁著暑假來臨前,一群中學生們踏察新竹香山濕地生態,不但記錄招潮蟹種類、特徵,更透過淨灘活動、分組報告來反思地球「垃圾問題」,寓教於樂,帶動青年朋友對學習的好奇心與探索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康橋國際學校新竹校區中學部七到九年級的的學生,踏上自行車的踏板在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線」進行跨領域課程,走出教室、課本,以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濕地-香山濕地生態做為大自然教室實地踏察;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之下觀察生物種類與分布情況,認真地翻閱圖鑑來記錄不同特徵的招潮蟹。

▲中學生實地踏察濕地,觀察生態並淨灘,從中學習討論。(圖/康橋提供)

學生分組報告的主題為「垃圾大戰」,並在報告前參與淨灘活動,每個人手上拎著一包包蒐集來的垃圾,其中有隨處可見的保麗龍、玻璃瓶;孩子們無奈地說:「有些垃圾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為什麼會出現在海邊?而且垃圾恐怕會危害海洋生物,我們應該要珍惜自然資源,而不是讓牠們因人類而滅亡」。

學生在分組報告時,每組代表不同的國家來思考國內垃圾問題,有孩子想出,國與國間可透過支付「基金」來委請別國處理垃圾,但也有孩子秉持不同觀點,國家內部必須作好資源回收以降低垃圾量,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孩子在學校的引導下,陸續正視地球上難解的垃圾問題,也符合108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精神。

▲把教室移到香山濕地,老師指導孩子如何觀察招潮蟹種類。(圖/康橋提供)

校長楊美伶說,十七公里海岸線的跨領域學習不單只是學科整合,還有小組互助、教學共存,從體驗出發來探索知識,從素養出發以培育學生行動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