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心臟衰竭照護模式成效顯著 吸引亞太各國參訪觀摩

NOW健康

▲亞太各國20多位醫護人員觀摩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功能性的心衰中心」運作模式(中間為褚柏顯主任)。(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提供)高齡人口常面臨心臟衰竭問題,並且伴隨呼吸喘、胸悶、下肢水腫、疲倦等全身性複雜症狀及多重合併症,對病患與照顧家屬都是極大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藉由跨團隊的全人照護模式,讓病患1個月再住院率可由10%降至5%以下,病患自覺生活品質也改善非常多,由於成效顯著,吸引亞太各國相繼率團觀摩參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指出,許多國家也都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因此心臟衰竭議題愈來愈受重視。林口長庚於2013年成立心臟衰竭中心,參考臺大醫院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的照護經驗,之後又推動心臟衰竭的學會登錄計劃,以了解台灣現況,並且訂立心臟衰竭指引推動標準化治療,發表多篇論文。近年由於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心衰急性後期照護」概念,林口長庚6年來收治許多病人,累積了豐富的心臟衰竭臨床及學術經驗與成果。

褚柏顯表示,由於心衰竭病患症狀複雜且多重,因此照顧心臟衰竭病患需要以病患為中心涵蓋身體、心理及社會做全面評估。林口長庚藉由跨團隊的照護,包含心內外及相關疾病照護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復健師、藥師、社工師、出院轉介護理師、安寧共照護理師及他科個管師或衛教師等,建構1個積極的多元照護模式來幫助病患。

當心衰竭病患經心臟團隊醫師診療後,由心臟衰竭個案管理師協調整合跨團隊聯繫,導入病患個別性,安排適切完整的照護流程,及提供住院到居家持續性的照護。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引導心臟衰竭病患,從住院中學習自我疾病照護的責任及技巧、健康諮詢、心理支持,以利病患返家復原,減少反覆入院機率,同時增進病患及家庭照顧者之生活品質。

褚柏顯強調,心臟衰竭常伴隨許多共病,在生活型態上,有許多需要注意與控制的地方,例如飲食、飲水、活動等。但在發病初期,多數病患常無法接受自己被診斷心臟衰竭,也很難依照衛教的建議去執行,在個案管理師及心衰團隊耐心且持續的提供指導與照護下,門診穩定治療的病患,有些能回到職場工作、出國遊玩、甚至有病患能再繼續跑馬拉松。

心臟衰竭病患規律回診治療相當重要,褚柏顯表示,部分病患在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甚至跟正常人相當,就認為自己已經痊癒,不需服藥而中斷門診的治療,但不再服藥後就容易因相同症狀再度入院治療。提醒心臟衰竭病患應依醫囑按時服藥,並且遵照醫師指示運動、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避免抽菸喝酒、飲食調味適當勿重鹹,讓心臟衰竭也能跟其他慢性疾病一樣,降低病患本身及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並維持生活品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