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之心 木匠關懷的家

一位老伯為無法維修的木架帶來新生命。 攝影_利雪詩
一位老伯為無法維修的木架帶來新生命。 攝影_利雪詩

初聲記者 / 綜合報導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設有社區咖啡館和公益二手店,不但提供免費咖啡,還有販賣二手物資。亦為弱勢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傳授手作技能,將二手物資維修或再生,在過程和成果中,使他們獲得自信和尊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良熹 — — 「木匠的家」店長兼志工督導。 攝影_利雪詩
劉良熹 — — 「木匠的家」店長兼志工督導。 攝影_利雪詩

木匠的家 創辦歷程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是柯德仁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辦。一九九九年,在中原大學附近創立了社區咖啡館。藉免費咖啡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因為在當時,柯德仁看到學生課餘時間會喜歡去撞球間、遊戲間等地方,所以他想讓年輕人,在課餘時可以多一個可以打發時間的地方。久而久之,發現來喝咖啡的是不只是年輕人,還有一些顧客,一些沒有工作、中高齡失業或是身心障的朋友,他們在喝免費咖啡後想給一些回饋,有的會幫忙維護店裡的整潔,有的會把物資捐贈到木匠的家,例如生活用品、電器、書等。時間長了,捐贈的物資越來越多,藉著捐贈的物資,在二??三年成立了公益二手店。

木匠們的第一次里程碑 圖_輔大生命力新聞提供
木匠們的第一次里程碑 圖_輔大生命力新聞提供

工作小挑戰 人生大經歷

劉良熹,在木匠的家擔任志工督導,兼二手店門市的店長。劉良熹在木匠的家工作三年多,她很珍惜這個工作機會,可以面對身心障礙的朋友共事,原先並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對她而言是一種挑戰,所以想試試看。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不僅是咖啡館和公益二手店,更是實現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照顧了很多弱勢的人士,木匠的家所聘請的員工,當中包括了中高齡失業的、身心障礙的朋友。當有突發的情況發生,身心障礙朋友處理不及時,中高齡的朋友可以應付這些突發情況。

一位老伯為無法維修的木架帶來新生命。 攝影_利雪詩
一位老伯為無法維修的木架帶來新生命。 攝影_利雪詩

公益二手店 發展歷程

公益二手店位於社區咖啡館旁邊,走進去就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捐贈物資,場內主要有分區。裡面有包括:書籍、廚具、生活用品等分類。展區的分類會比較有趣,跟電有關的,不管是電池還是帶有插頭的,都會被歸二手物資維修和展場兩個類成電器,而寢具會被歸類成了服飾等。

以破損砧板再生的手機架 。攝影_利雪詩
以破損砧板再生的手機架 。攝影_利雪詩

在物資維修的區域,就會看到員工在做電器維修,他們大部分都是身心障礙的朋友,公益二手店會確保這些電器可以使用才會上架販售,因為這些商品都是二手的物品,只提供三天的保質期,在購買時會讓客人接上電源,以確保能使用再付費。店內還有捐物區,以方便民眾捐獻物資,公益二手店有專門的小組為捐獻物資做分類,衡量物資是否需要維修或是可以直接上架販售。

劉良熹表示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的商品定價,在定價的時候會注意物品的新舊,比較新的會按原價的七,八成價格販售,而比較舊的會定價為一,兩成左右,賺取到的錢是用來支付工人們的薪水,在入不敷支的狀況下,會透過募款來獲得資金。

與外界連接 關懷年少

木匠的家和中原大學電機系有一個社區免費維修家電的合作計劃,已實行了三,四年。中原大學的學生會分成小組實習,有家電維修、宣導等。在維修家電的部分,學生會跟木匠之家的師傅先去學如何維修,在做的過程中學習,但因練習時間並不多,所以在活動裡維修的家電的種類有限,並不是所有的家電都會維修。

劉良熹表示木匠的家會保持著目前的方式經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到木匠的家喝咖啡,聊聊天。

採訪側記

在這次店長的採訪當中,她強調了不是協會給予弱勢,而是弱願意去努力爭取。她用?的不是同情心可憐弱勢,反而是用同理心去理解他們,令他們能夠盡展所能,發揮長處得到應得報酬,令弱勢受到了尊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