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消化不良影響發育 醫師:恐是腸胃過敏阻礙營養吸收

▲李明勇醫師表示,嬰兒常見的過敏來源是食物,若體質較敏感,便可能優先反應在腸胃過敏,出現腸絞痛、腹瀉、嘔吐、腹脹,甚至血絲便等症狀。(圖/資料照片)
▲李明勇醫師表示,嬰兒常見的過敏來源是食物,若體質較敏感,便可能優先反應在腸胃過敏,出現腸絞痛、腹瀉、嘔吐、腹脹,甚至血絲便等症狀。(圖/資料照片)

記者林雁茹/ 綜合報導

家中寶貝一暝大一寸,許多家長都喜歡紀錄孩子的成長過程,希望他們的成長不要落後。但許多家長不知道,過敏引起的消化不良,也可能會成為寶寶成長的阻礙!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副院長、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明勇醫師提醒,一旦過敏被誘發,寶寶可能會出現腸胃過敏狀況,造成食慾低落、營養吸收不足,自然對成長有負面影響。因此家長若發現寶寶有過敏初期反應,就應提早做好預防,否則過敏反應一旦啟動,可能出現更多嚴重併發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絞痛、夜哭是過敏徵兆 把握3歲前關鍵期做好預防

李明勇醫師表示,嬰兒常見的過敏來源是食物,若體質較敏感,便可能優先反應在腸胃過敏,出現腸絞痛、腹瀉、嘔吐、腹脹,甚至血絲便等症狀。這些症狀常在夜晚發作,當寶寶因肚肚不適徹夜哭鬧,不只導致營養吸收不好,也不利於生長激素分泌,阻礙成長發育。除了腸胃之外,過敏也可能陸續反應在皮膚、呼吸道等部位,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許多新手爸媽因照顧經驗不足,或是對過敏的認知停留在皮膚癢、打噴嚏或氣喘,容易忽略寶寶腸胃過敏症狀。診間也曾看到許多爸媽為照顧孩子無法好好休息,隔天上班體力差,大人與小孩都心力交瘁,生活受到影響。且過敏症狀可能隨寶寶長大,反應越來越強,若持續接觸大量過敏原,最嚴重可能引起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因此李明勇醫師呼籲家長,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務必把握3歲前的關鍵預防期,避免過敏糾纏寶寶一輩子。

1歲半以前 近5成的寶寶可能因牛奶蛋白、雞蛋誘發過敏

在防敏工作上,李明勇醫師提醒「飲食」與「環境」都不可少,家中應要時時保持清潔,避免塵蟎等過敏原孳生;在飲食方面,有研究發現,不論有無家族過敏史,近半數的寶寶在1歲半以前,可能因牛奶蛋白和雞蛋誘發過敏。而寶寶的主食以奶類為主,家長更要小心注意。

嬰兒的腸胃尚未發育完全,相當脆弱敏感,且間隙較大,容易讓大分子的牛奶蛋白進到血管、免疫系統,誘發一連串免疫反應。因此新生兒的飲食最好以母乳為優先,足月產之正常新生兒於出生後應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母乳哺餵至4-6月大,建議最好能持續哺育至一歲。一歲後若媽媽不便哺餵,建議可採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母乳。寶寶4到6個月大時,也可開始嘗試多樣副食品,若發現寶寶對特定食品有過敏反應,就要盡量少接觸,避免觸發一系列的過敏反應。在餵食寶寶高致敏性副食品時需要小心謹慎,應先確認寶寶已經餵食過其他副食品後,已有良好的耐受性,再準備開始餵食高致敏性食物。較安全的方式應該是前幾次選擇在家少量餵食,如果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則可以每3到7天餵食一種新食物的頻率,逐漸增加餵食量。

精準水解技術 切斷易致敏刺激原 幫助寶寶培養免疫耐受性

不同的水解技術,在培養寶寶的免疫耐受性上,也有不同的效果。李明勇醫師建議,可優先挑選歷史悠久、具大規模臨床實證檢驗的大品牌,精準的水解技術,能透過酵素找出並切斷易誘發過敏的刺激因子,轉換成更溫和的小片段,一步步地訓練寶寶的腸胃耐受性,未來再遇到同樣的刺激原時,便不容易再被誘發過敏反應。

醫師最後呼籲,寶寶過敏對長遠健康的影響重大,若發現過敏跡象,一定要盡速找專業醫師諮詢,採取預防,從根本杜絕寶寶受過敏威脅的可能!

**寶寶若有潛在過敏風險,有過敏家族史,醫師建議尋求兒科醫師飲食建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