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楊威利/後備體系的爭議

▲動員後備兵力除步槍兵外,工兵、通訊與化學兵科,在經過複訓後也可派得上用場。(圖/取自YDN)
▲動員後備兵力除步槍兵外,工兵、通訊與化學兵科,在經過複訓後也可派得上用場。(圖/取自YDN)

文 / 楊威利

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0月下旬出爐兩則有關後備體系的新聞,其中一則是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率領AIT軍事組人員在台訪問,接續批判後備體系;接續是國防部發佈:「美國從未稱台灣後備戰力虛有其表」的新聞。

後備動員

動員(Moblization)體系其實很複雜,所牽涉到的後勤、運輸、補給學問很大,但是集大成的經典戰例發於一次世界大戰,當時鐵路體系相當完備,歐陸交戰國紛紛以鐵路運兵來支援前線,後世甚至有「動員就是一切」的呼號。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陸軍交戰的主力為步、炮兵(戰車1916年運用),後續戰場決勝的依據就是動員速度的快慢,各國指參人員不無絞盡腦汁在如何精進後備動員作為(人力動員)。

德國在一次大戰敗北後,這套系統依舊被各國承襲下來,但在「物力」的動員上被發揚光大,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各類軍備的動員,受到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參戰的美國,動員所有的軍工廠能量趕製武器,並以大量的輸運工具(機、艦)將兵員與物資前運英國,後續在諾曼地登陸並於1945年結束二次大戰。

後備動員系統後續也被各國所傳承,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以色列的動員系統,在幾次的中東戰爭與以色列國防部發布的照片中,大眾都可以看出以色列後備體系的戰力;台灣呢?

台灣軍隊後備動員

先前有一說是台灣維持龐大的後備體系以及兵員,主要是「反攻大陸」所需的龐大兵員,但之後戰略方針改為防衛固守,那維持那樣大龐大的後備兵員做什麼?其實這種轉變在台灣後備體系在10月下旬的新聞中看得出來:「國防部指出,台灣後備軍人約230萬人,列管退伍8年內精壯人力約77萬人……」。

▲漢光33號演習期間,後備兵力驗證民間船舶疏運能量。(圖/取自YDN)

雖然有所精進但我們要問第二個問題,這77萬人要做什麼?外界通常以當作炮灰來闡釋!這部份在後備體系中也看得到,後備體系直到2017年都還是說常備打擊、後備守土的用兵指導(2017年1月後備指揮部網站新聞),但是打仗是會有死傷的,當然當作炮灰的說法很戲謔但卻也是部分的事實。

這些事實其實在10月下旬的新聞也找得到,摘錄如下:國防部說,依據目前國軍動員部隊員額,按編實、擴編、軍勤隊作戰需求,概約30餘萬人,其餘40萬人則列為戰耗補充梯隊,其編組及訓練每年均依計畫執行,期末均須完成鑑測合格,制度與美國的國民兵制度完全不同。關鍵字:戰耗補充梯隊。

第三個我們要問的是,這些被動員起來的兵員有適當武器可以用嗎?這問題很複雜,這牽涉到軍種與兵科的不同。以海空軍的養成教育來說,第一線主戰艦艇、戰機在損耗後,基本上是輪不到被動員的兵員來操作,海空軍不可能像被動員的步兵一樣,經過些許的專長複訓後就可上陣。

但是陸航直升機、戰甲車等的狀況也會是同樣-有人無裝備,動員後的複訓戰車車長、陸航駕駛員不是沒有機會操作到戰車禍是直升機,但這是很少的特例。陸軍被動員的兵員其基本作用還是當作守備任務,這也是被外界戲謔說成炮灰的由來。被動員的兵員可以勝任步兵任務;其他在戰鬥支援,例如通訊、補給、運輸、保修、衛生、軍勤、軍墓、警衛、文書、廚房勤務等,動員兵也可以勝任愉快。

▲漢光33號演習,後備兵力前運澎湖時,蔡英文總統也曾前往視導。(圖/取自軍聞社)

小結

由於後備動員過往是許多軍事研究的重點,內容相當龐雜,因此在此用幾個結論作結。

※全募兵制後,軍方列管8年內的志願役官士兵當後備兵員,方向正確,但希望未來能改變比例,而非退伍1到8年的官士兵施以同樣的受訓時間,最理想的是退伍1年複訓時間最久,之後遞減,以此類推到後續退伍年/施訓期程。

※動員兵力使用次級武器很可能是常態,畢竟現役部隊需要操作第一線裝備與武器,除非軍費充足添購與第一線部隊同等的裝備,否則動員兵力操作二線裝備未來幾年內不可能改變。雖然動員兵力主戰裝備可能操作不到,但在戰鬥支援或是支援勤務上卻能勝任愉快。

※動員兵力的領導與指揮問題比較大,動員兵退役後回去複訓,現役官士兵基本上都比較「禮遇」,有的會以梯數、期別等方式來稱呼「學長」,講白一點就是不敢「管」,這問題非常嚴重,必須強化後備體系中初階軍士官的職權,否則動員兵員是白搭;不過這部份許多後備體系的長官卻不太想碰。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