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眼睛眨呀眨很萌?醫師:注意恐是過敏導致

▲鐘醫師分享,多數家長對於「過敏」避之不及,然而卻因為初期的症狀不明顯,所以警戒度普遍偏低。(圖/鐘浩瑋醫師提供)
▲鐘醫師分享,多數家長對於「過敏」避之不及,然而卻因為初期的症狀不明顯,所以警戒度普遍偏低。(圖/鐘浩瑋醫師提供)

記者林雁茹/ 綜合報導

「這麼小就會眨眼放電呢!我們家寶貝真的很可愛!」事實上,若寶寶的小眼睛眨個不停,有可能暗藏過敏警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生兒科鐘浩瑋醫師提醒,撇除細菌感染或異物入侵,如果寶寶常態性的頻眨眼,可能是「神經問題」或「過敏」所致,若是前者,通常會伴隨其他明顯的症狀,門診中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反而是「過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鐘醫師分享,多數家長對於「過敏」避之不及,然而卻因為初期的症狀不明顯,所以警戒度普遍偏低。事實上,除了眨眼睛以外,皮膚上的疹子、打噴嚏、流鼻水、沒有原因的哭鬧不休等,都有可能是過敏問題,尤其新生兒科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家長誤以為寶寶只是濕疹,然而在我們看來卻已經是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如果沒有即時處理,後續就可能不斷的反覆出現,甚至引發一連串的「過敏進行曲」,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以及更多長遠健康問題。

忽略初期徵兆、拖延預防 「過敏」恐影響寶寶的學習力與睡眠

鐘浩瑋醫師進一步說明,很多家長會因為初期症狀很細微容易忽略,然而,即使發現了,也常抱持著「小狀況沒事」或者「長大自然就會好」等樂觀的態度,錯失預防良機。事實上,過敏的症狀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的深遠,如過敏性結膜炎、皮膚過敏等帶來的搔癢,容易造成小朋友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呼吸道過敏容易導致呼吸阻塞,影響睡眠、甚至生長發育;整體狀況不佳,免疫力與心理狀態等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預防勝於治療,最好的方式就是留意微小徵兆,紮實地做好過敏預防。尤其,三歲前是發育最快速的階段,也可說是體質奠定的關鍵期,把握黃金時期,做好完整確實的防敏應該是家長不可輕忽的重要課題之一。

研究:近五成的寶寶在1.5歲前 恐因牛奶蛋白或雞蛋而誘發過敏

如何預防過敏?鐘浩瑋醫師說明,造成過敏的主因包含先天的遺傳以及後天的影響,遺傳的可控性較低,家長可以努力預防的是後天的「環境」與「飲食」。環境部分,鐘醫師建議,台灣是海島,濕氣重,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等維持居家環境;飲食部分,寶寶出生後身體各器官都還在發展中,尤其寶寶會陸續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發展中的腸胃不一定能適應。一份研究指出,大約五成的寶寶在1歲半前,會對牛奶蛋白或雞蛋產生過敏反應。這是因為蛋奶分子蛋白較大,不好消化,容易產生不耐受的反應,在未接觸到副食品之前,寶寶又以奶類為主要營養成分,母奶的蛋白結構對寶寶來說最溫和,一般會鼓勵媽媽以母乳為主;若因奶量不足,或須返回職場而不便哺餵,則可使用部份水解蛋白配方做為銜接。

不是所有水解都一樣!精準切斷刺激分子鏈才能有效防敏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家長應該如何挑選?鐘浩瑋醫師說明,「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顧名思義即是將部分蛋白的分子鏈切斷成好消化的分子蛋白。然而,各家的專利技術不同,能達到的效果也不一,所以並非所有水解都一樣。選擇時,家長可以留意,是否有大規模的臨床實證做考證,是否能精準地鎖定特定牛奶蛋白,將容易導致過敏的部分切斷,馴化成溫和的分子鏈,寶寶吸收時,也比較不會誘發敏感反應。綜合以上,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有效預防過敏,尤其建議哺餵到三歲,寶寶腸胃道發育較完善,體質較為穩定為佳。

鐘醫師總結,過敏可能由很多種因素所致,然而,一旦觸發其中一個,可能像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千萬不要疏於細節,輕忽預防。然而,也不需過度緊張或擔憂,只要掌握黃金關鍵期,飲食、環境預防缺一不可,提早幫寶寶打好底子,遠離過敏,避免掉入惡性循環中。

**寶寶若有潛在過敏風險,有過敏家族史,醫師建議尋求兒科醫師飲食建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