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鵲」教練機以經國號戰機為藍本研發,換裝無後燃器的F-124發動機,並將雷達拆除。根據國防部規劃,軍方將生產66架高級噴射教練機,總費用686億元,預計2019年可出廠首架原型機,最快在2020年進行首飛。新一代教練機將用來取代服役超過30年的AT-3教練機與F-5F部訓機。
在馬英九政府時代,國防部就敲定「國機國造」政策,當時馬政府對「國機國造」的定義為,引進國外成熟設計在台生產。到了蔡英文政府上台,重新詮釋「國機國造」,指得是國人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軍機。國防部長馮世寬去年11月在立院指出,先前曾參與在台生產競標的T-50(韓國KAI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與M-346(義大利李奧納多公司生產)的教練機,都不能算是「國機國造」,因而出局。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表示,「藍鵲」與現役的經國號零件共通性至少一半,除了能大幅降低後勤維修成本,也可避免外購零件有「消失性商源」的問題。